国内华文教育界的年度盛事——全国华小华语演讲比赛陆续在各地展开,先在区或县级进行比赛,优胜者晋级州赛,再从州赛选出最优秀的选手,与全国的精英小演说家较量。
华小演讲比赛分两个回合,第一回合,参赛者有备而来,演讲内容不拘。从语音语调到态势语,师长们都会严密地指导和装备孩子们,以最好的表现迎战。第二回合,是即席演讲。选手必须在30分钟内,根据主办方所规定的讲题构思内容,呈现不超过5分钟的演讲。讲题一般有两题,一题为硬性题(议论题),一题为软性题(叙事题)。选手从中选择自己更有把握的一题呈现。即席演讲允许参赛者携带小张提示卡上台。
不过,今年的比赛规则有所更改。即席演讲是以抽题的方式“选择”题目,抽到什么讲什么,每个选手的题目都不一样。准备时间从之前的30分钟缩短到一分钟,并呈现不超过三分钟的演讲。参赛者不能携带任何文具或纸张上台。
很多老师、家长和学生都对即席演讲比赛的新规则望而却步。首先,在题目的选择上,其实算是没有选择的,因为完全靠你抽签的手气。一个真正有实力的演说家,应该具备什么讲题都能驾驭的能力吧?某程度上我认同。我在国际讲演会比赛时,大概也是这样的情况,即席演讲题目是没得选的。但,我那是成年人的比赛,而这只是小学生的阶段啊。
每个演说者都有不同的个性和优势,有的更喜欢或更善于说故事,有的比较能理性分析。以之前的规则来说,参赛者可以针对对题目的理解,加上自身的经历和长处,从硬性题和软性题中做选择,这让每个孩子都拿出最好的实力来比拼。现在只能抽到什么说什么,与其说比实力,倒不如说是比运气?
缩短时间
另一个大变动是准备时间。即席演讲,不就是要有即兴演说的能力吗?所以,我认同将之前30分钟的准备时间缩短。准备时间限制在15分钟,甚至是五分钟,我认为还是合理的。可是,直接缩短到一分钟,对小学生来说是极大的挑战。这不止考验他们在极短时间内的组织能力,更考验他们的心理素质。试问,一个成年人做到吗?评审自己也敢挑战吗?
据我的了解,国小的即席演讲比赛,一直以来也大概是像我们现在的新规则这样进行的。或许主办方是希望效仿国小,希望华裔子弟也有那样的即兴演说能力?他们做得到,我们也能做到!有这样的愿景是好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华小和国小的文化背景和学习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改变应该循序渐进,否则只是揠苗助长,原本希望培养学生对华语、对演说的兴趣,现在反而让孩子更压力、更恐惧。
我认同演讲比赛纳入即席演说的环节,这也符合新时代的教育趋势,以培养有思考能力、有创造力的人才。但是,要提升即兴表达的能力,不是单靠改变比赛规则就能够实现的。掌握演说,就像学习任何学科和技能,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更关键的是塑造有利的环境,让孩子平时在家里或在学校里,都有表达的空间和发挥的平台,否则就像不建设泳池或平时不让你游泳,却希望你在游泳比赛夺冠一样。
至于要怎么训练即席演讲,下回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