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反弹”的概念常见于经济学,意思是经济经历快速而沉重的衰退后,迅速恢复到之前的成长轨迹,如透过图表的展示就会呈现类似字母“V”的形状。把这一概念套用在政治里,可以指政党在经历了显著的支持率下跌或挫折后,迅速恢复并重新获得支持。
1964年全国大选,马华竞选33国席胜出27席,胜选率82%;在1969年全国大选,马华竞选33席只赢得13席,胜选率39%,是2008年以前马华最差的竞选成绩;1974年的全国大选,马华则竞选23席赢得19席,胜选率高达83%,这是第一次的“V型反弹” 。
1978年第5届全国大选,马华大选国会成绩再次大幅下滑,竞选28席胜出17席,胜选率只有61%,之后的1982年全国大选,时任马华总会长李三春在行动党强区芙蓉国会打败行动党全国主席曾敏兴,带领马华获得亮眼成绩,竞选28席胜选24席,胜选率达86%,是为第二次反弹;随后,马华在1986年和1990年大选成绩持续低迷两届(国会胜选率分别只有53%和56%)后,在接下来的三届大选也成功反弹,胜选率都达到78%以上,来回数次的“V型反弹” ,也被称作“钟摆效应” 。
马华在2008年开始了连续4届大选的“断崖式”成绩骤跌,国会议席成绩更在2018年和2022年全国大选触底而未见反弹,如果马华领袖迷信钟摆效应或V型反弹会自然发生,那肯定是自欺欺人。
政治中势力的反弹源自于多种因素,内部的调整或是外部的条件变化都影响著政党是否能在短时间内重新赢得支持,马华在2008年以后,许多的改革方案和政治决定,似乎都没有办法重新为马华赢回选民的支持,这都跟马华各种决定的前后不一致性有著很大的关联。
2008年和2013年大选之后,马华都在告诉人民马华有致力于整理党员名册,建立党内的候选人遴选机制,后来却未见马华在自身的党员组织上采取大刀阔斧式的整顿,所谓候选人遴选机制也是只闻楼梯响,内部的改革本来未能影响外部的选票太多,但这种未见成效的改革似乎连自己的基层都未能好好说服。
独力上阵路线
2013年大选前,马华对外表态度如果大选成绩不如2008年,马华便不入阁,结果马华在获得更差成绩的情况下,短暂地不入阁后重新加入内阁,惹人诟病;2018年国阵首次失去中央政权后,马华决定走自己的路,在无拉港补选以本身党徽上阵,要扮演好反对党角色,补选败选后,党内上下却再也无人提起独力上阵的路线了。
直到2022年大选后团结政府成立,马华被逼弃战六州选举,在团结政府内已经倍感憋屈,行动党领袖依然对马华百般羞辱,马华愤而宣布不助选由行动党上阵的新古毛补选后,却在最近的双溪峇甲补选里,又峰回路转地决定助选公正党候选人,助选希盟与否的标准似乎叫人难以理解。
马华自2008年后,可能不断地想要以灵活的应变对应新的形势发展和选民需求,并维持自身的权力和政治关联性,但频繁的转换立场,以及没有对特定政治决定采持之以恒的态度,难免被视为政治投机的行为,难以取信于民。
马华的支持者可能会认为,行动党不也是在不断移动龙门,没有原则地打破自己的承诺吗,为什么人民就对行动党相对宽容呢?需要时间来建构的政党形象和选民的心理期许,或许就是当中浅显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