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08大选到505大选,民联三党的得票率达到历史新高。而非巫裔选民就已是希盟(前身为民联)各成员党最大的票源。到了509大选,希盟的非巫裔选票更是希盟稳住基本盘的基础,来到2022年的第15届大选,得力于非巫裔选票的力挺,以及国盟和巫统之间的厮杀分散了马来票,希盟才得以夺下82个国席。六州选举能够守住3州政权,非巫裔选票也是团结政府致胜的关键。
就一般的逻辑,理论上希盟领导层理应懂得投桃报李。但选举结束后,希盟的阿头们在重大议题的处理似乎不怎么正视非巫裔选民的感受。团结政府高喊昌明大马的口号,却又没让人感受到政府施政上的中庸态度。或许,非巫裔选民在近四届全国大选和六州选举的高投票率与对希盟的高支持率,加上绿潮崛起,让希盟领导层误以为非巫裔选民已成希盟的铁票。
事实上,选民在选举投票时,除了把票投给某政党候选人之外,不投票或投废票也是选择之一。尤其当选民对政局感到厌倦,而且选举结果对政权更迭没有影响,当意识到自己手中的一票不再那么的“神圣”之时,很可能就会降低投票的意愿。
希盟虽然六州选举第四度执政雪州,但失去了2/3多数议席,目前希盟在雪州有12个边缘议席的华人票是关键少数,新古毛州议席即是其中的一个。如果非巫裔选民在此次补选意兴阑珊,投票率远低于预期,进而导致火箭“意外”落败,或许因此才会惊动希盟领导层,重新正视非巫裔选票的价值。
六州选举失去雪州2/3多数之优势,而非巫裔选民是稳住政权的救命稻草,有些人以为雪州团结政府理应设立专责单位,去巩固非巫裔选民的支持率,去深入研究非巫裔选民支持希盟和团结政府的根本原因。
非巫裔尤其华裔选民并非无条件支持希盟和团结政府,人民对绿潮有所警惕不能与支持希盟和团结政府划上等号。反之,要让选民对希盟的支持,建立在希盟可为人民带来福祉以及有助于提升幸福感的认知上。
从过去的案例可发现,倘若选民在选前出现“选谁都一样”、“手中的一票可有可无”,以及选举结果对大局没有影响等等想法时,选举结果往往就会出乎意料之外,新古毛补选似乎正酝酿一种不寻常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