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节庆将过,我们也再次步入甲辰龙年。在这里,我先恭祝各位读者,以及编辑团队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这几年的新年喜庆的气氛绝对不够上一代来的热闹。父辈祖辈常说,以前的新年团圆大家都会很期待。女性家眷都会聚在厨房为团圆饭烹饪美食和过年佳肴,孩子们会戏耍,男性亲戚则是对本身事业,社会事件,经济等课题品头论足。身穿的新年服以红色的旗袍马褂为主。鞭炮,舞狮,祭拜等活动都是有头有尾,整年不见的亲戚皆在祖屋相会。年后还互相拜访邻居和当地的亲戚。
这样气氛在今天的春节以不复过往。虽然一些家庭还是很热闹,但多数的情况都从简。不再家里烹饪,而是在餐厅吃预定的团圆饭大餐;穿著也越来越随便,有时身穿一件衬衫牛仔裤便装;有者选择不在正日回乡,出国庆祝,或者夫妻每年轮流初一在夫家娘家过。
这气氛的不同,不代表情况变得糟糕。新年气氛一年不如一年,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和生活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说,因为生活变得更好了,所以过节气氛相对的减少。
以往贫困家庭一年之中,只有过节才能吃上美味的荤食,今天的社会垂手可得,失去了对美味荤食的期待。
以往在外工作的游子,只有能力在过节的时候搭巴士火车回乡,今天的交通方便,火车、飞机、巴士,四通八达的道路和方便的公交,游子何时想回乡,都比祖辈更有能力达到,进而失去了对回乡的期待。
以往一年才能在老家与亲戚朋友相见欢,互相了解亲朋戚友的状况,今天随时随地都通过社交媒体理解家人的状况,失去了对佳节时会面交流的期待。
以往一年才有能力换上一件新衣裳,今天的经济状况让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买新衣,加上网购选项五花八门,因而失去了对新衣物的期待。
当然,以上论述说的是大多数华裔的情况,但也不全是如此。
别浪费食物
然而,当这些传统逐步简化和改变的同时,我们是否要探讨把不好的习俗一并改变或改进?
第一点,年年有馀的概念。举个例子,源自马来西亚的“捞生”文化,其做法是将盆内的食材高高捞起,并洒在桌上,意味会有多馀的财富。同时,很多在外点餐者也会剩很多剩菜,意味“生财”。
实则,浪费食物才是最不应该发生的。很多家庭已经有将剩馀食物打包,或者以火锅为团圆饭的主食,要吃多少则煮多少。这些都是应该贯彻全民的思维,要珍惜食物,惜福,应当盖过谐音的寓意。
第二,赌博。在马来西亚,聚赌是违法的行为。很多因要搞气氛而在新年期间聚赌。虽说小赌怡情,但是往往很多沉迷于赌博者,都是由小赌开始。这个聚赌现象,应该被我们摒弃。
第三,送礼和红包。长辈给晚辈红包,晚辈给长辈贺礼实属文化一部分。但是公司之间,政府机构之间的送礼文化则有贿赂之嫌。很多人或公司会给客户或公司代理送礼,感谢客户的眷顾和拥戴。但某些情况,则是已经触犯反贪法令。我一位友人是酒店经理。他非常不喜欢新年时期洗衣店送来礼篮,若是收到他都会回拒。原因是他要秉公处理,不能因受过礼篮而特别“关照”这一家洗衣店。同样的,也有很多情况,人们借由过年来给公务员发红包。这也是贪污文化的一部分。
第四,放鞭炮。在合法的情况,放鞭炮烟花是合情合理的。但是安全隐患也是个值得关注的事项。加上午夜过后,会吵到邻居街坊,尤其是有小孩的家庭,这是不该发生的。
好的习俗,我们应当保留和改进;而不好的,则一并放弃。文化习俗不是死物,而是沿著中华文化中心思想为主轴,与时并进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