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动党领袖潘俭伟因针对“纳吉获减刑”的评论而被警方传召录供之际,行动党许多正副部长聚集在吉隆坡中华独中(隆中华),一同出席团结政府拨款独中的宣布仪式。
团结政府今年共拨款独中1890万,是历来最高的数额。全国63所独中,各获30万。
先说说我与独中的渊源。我不是独中生。但我在做律师之前,其中一份我从事的工作,是辩论教练。
因为这份工作的关系,我到过不少独中分享辩论。吉兰丹、霹雳、马六甲、吉隆坡、东马,当然也少不了柔佛的好几间独中。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每一所独中都有不同的状况。按学生人数归纳,位于城市地区的大型独中,一般获得较充裕的社会资源,这类独中大多位于华裔聚集的地点,恰好也是行动党的强区。
而中小型独中,较多位于偏远地区,资源相对匮乏。
就以位于伊党执政州属的吉兰丹中华独中为例,从行政开销到教师加薪花红都成问题。
而一些位于城市地区的独中,已经具有现代化的校园设备,整体设施不逊于国际学校。
我还跟我当年的学生维持著良好的关系,当然包括这一次团结政府宣布独中拨款的地点——隆中华。
按需求拨款
团结政府拨款独中的做法,值得嘉许,毕竟之前政府不曾这么大手笔拨款独中。
只是,每所独中30万,换言之,一些已经在筹备建著游泳池、体育馆的独中,与一些日常行政开销都成问题的独中,同样获得30万。
为什么设备齐全的吉隆坡坤成中学,与急需经济援助的吉兰丹中华独中,同获30万?
为什么硬体设施完善的隆中华,与硬体设施待加强的柔佛新文龙独中,同获30万?
为什么经济水准悬殊的独中,却获得相同的津贴?就好比,如果富豪林国泰一家与住在新村的小康之家,都获得政府同等的津贴,荒谬吧?
独中教育资源的悬殊,陆兆福、黄家和等,怎么可能不知道?为什么独中拨款,不能做的更细致和针对性,也就是,按需求拨款?
1890万的拨款,可以有不同的配置,按个别独中需求来决定拨款数额,这才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学校。如果“按需求拨款”是不恰当的,那么当年希盟喊的“ 按需求增减华小”也是错的吗?
独中拨款,不应该是团结政府做不到“承认统考、按需求增建华小”后的勉强交代,它应该从形式门面走向实质意义,正视独中问题,按独中的需求和状况来拨款,才是对有需要的独中最好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