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在2024年以乐观的态势开始,虽然地缘政治风险事件频发,但从数据上来看,全球通胀逐渐消退,经济情况比许多人预期的更为坚韧。但各地的情况有所不同,从美联储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对美国经济的强劲表现感到最为意外,而英国和德国等地的增长则相对疲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表示,预计美国经济增长2.1%,较先前估计的1.5%有了显著提升。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增长也有望实现,尽管速度较慢。欧元区和日本预计增长0.9%,而预计英国将扩张0.6%。
问题是,为什么美国经济表现比其他发达经济体强韧?答案是美国政府继续肆无忌惮的大量花钱。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美国政府支出占整体产出的比例在疫情爆发前的几年里一直在35%左右。但在2020年和2021年,政府因疫情提供了约5兆美元的救济和刺激资金,令比例跃升至40%以上。
此外,拜登政府全面的基础设施和气候投资,使政府支出保持在较高的水平。高利率虽然抑制物价,但也同时让美国家庭的闲置资金得到了更多的被动收入,促使美国家庭在过去的几年内只算是缓慢地消耗了他们在疫情期间所积累的储蓄,导致尾巴效应依然渗透到经济中。
标普500指数已经突破了历史最高点,目前正处于预计收益的26倍。有留意市场的投资者都知道这又是归功于市值最大的"七姐妹"当中,而绝大多数的成分股表现又再次回到令人失望的困境。与此同时,被称为股票投资者情绪的"恐慌指数"(VIX)接近历史低点,表明普遍存在贪婪自满的情绪。
有否发觉各大财经媒体所报道的市场气氛已经从较早前的"软著陆"转到"不著陆",意味著市场情绪认为美联储加息不会引发经济衰退或金融市场的崩溃,甚至更开始吹嘘美国经济正进入所谓Goldilocks 金发经济?
翻查历史,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时间,人们经常用"Goldilocks经济"一词来形容美国经济的良好状况,传达了经济既不过热也不过冷的观点。实际上是随著即将到来的灾难证据不断积累到无法忽视的程度,"Goldilocks经济"这个词汇在互联网搜索中才开始被"软著陆"所取代。例如,在贝尔斯蒂尔斯(Bear Stearns)崩盘后的几周内,对软著陆的搜索达到了历史最高点,而对Goldilocks经济的搜索几乎降至零。
正如我去年曾经在本栏提醒,美联储的Bank Term Funding Program (BTFB)即将在3月届满,对于大银行相信问题不大,但中小银行的应对效果将会对市场造成什么影响呢?1月31日,纽约银行(NYCB)的股价在该银行宣布意外亏损2.52亿美元并将股息削减70%后下跌了40%是否在预示新一轮的危机又再随时爆发呢?美国商业地产的雷是否能够继续在可控范围内逐小的引爆而不会蔓延扩散呢?
金融市场有句"空头不死,多头不止"的老话,之前被誉为市场最准的熊市分析师,摩根士丹利的Mike Wilson在2023年牛市中不断被打脸,也在刚刚的周末内部信息中确认离职。当市场最后一只大熊也正式寿终正寝是否有什么启示呢?
如今,互联网上正集体呼唤著一个软著陆或不著陆,是否又再次试图将一种不可能实现的东西想试图通过不断重复这个口号来自我实现?还是蓦然回首,金发女郎已经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