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馆被认为大马华社的三大支柱之一,在英殖民时期半自治时代,会馆是中国移民的保护伞。会馆担当照顾同乡、举行祭祀、办教育、为同乡提供住宿和找工作的重要任务,那时期会馆领导人均是有服务热诚的社会领袖。
随著时间的流逝,会馆传承了不知多少代。如果到会馆走一回,用心品味,必可找回许多珍贵历史记忆。但如果没人引路,会馆就只是一座建筑。
现代的会馆虽有一班人坐镇其中,但能够把会馆的过去交待清楚,把将来的发展愿景勾勒清楚,却非常罕见。尤其那些已经跨入百年历史的老会馆,能够将历任会长的名字、任期和顺序搞清楚,已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
领导会馆的首要任务理应是著手去研究会馆的历史,了解会馆成立的背景,以及掌握当下的情境。对历史有一定的认知之后,提出的未来发展方向自然清晰易懂,也能够促进会员们的参与感。如果只著重在周年庆大摆宴席、赠送纪念牌匾给有功于社会的会中长老顾问,会馆的角色就会沦为退休人士的俱乐部,很难吸引年轻人参与。
会馆领导不懂会馆的历史不打紧,只要用心,拥有深远的视野,可委托专家进行研究。目前在全国有8所大专拥有中文、史学的系所,还有历史底蕴深厚的华社研究中心,全国可找到数百名拥有博士资格的历史研究学者拔刀相助。不怕没有研究成果呈现,只看会馆主事者有无弄清楚会馆历史的意愿。
会馆的出现,乃因应时代的需要。会馆生命的延续,那是领导层对接班梯次有计划的进行培养。一座会馆的面貌如何,取决于会馆领导人的素质。敬重先贤、感念奠定基业的先辈,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保存与传承先人留下的文化资产。倘若坐在大位只图安稳过渡,遇事议而不决、决而不断,会馆就会陷入断层的窘境。
历史宝库
会馆本身就是一座历史宝库,但需要有人把故事整理出来,让里面的一砖一瓦都能挖掘出说不完的故事。会馆的深度,就是靠研究者把会馆的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包括会馆周遭的人事地物。华人历史的线索不仅仅只涉及在地的部份,还可延伸到中国的祖籍地去。
会馆的生命力能不能被激活,系于会馆领导人对历史的认知。当会馆领导对会馆的历史说得不清不楚时,又怎能让后辈对会馆的历史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