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阵本土老味道的风潮,不管是海南茶、生熟蛋、烤面包、手工包,还是咖喱面、鱼丸粉,到传统的老粤菜饭店,老味道已经成为很多人追寻生活品质与享受美食的代名词。从一般周末到连假,这种贩卖回忆的老店(或是新创造的食肆),无不门庭若市,老味道/古早味等同于美食的情况俨然就是今天最流行的潮流。
民众重新发掘马来西亚传统饮食文化是一个好的趋势,只是在生活富足,大家在网红化、潮流化的情况下,比起食物背后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消费者更在意的是打卡、拍照等满足社交媒体需要的行为。说白了所谓的传统、老味道也只是商家赚钱的手法,比起利润,没几个业者在意食物、空间的文化意涵。
其实食物的食材选择、烹调的手法、菜肴的组合、饮食的方式背后都与生活文化密不可分。无奈在今天的打卡文化作祟下,没有多少人关心文化层面的内涵。最起码国内不同籍贯地传统美食,就没有多少人能够搞清楚,所以形成一种大家都一窝蜂的涌入消费,却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的窘境。
食物作为媒介
或许,在这个潮流趋势下,我们可以思考如何从饮食作为文化基础,扩大到社区发展和文化传承。我国的传统华人聚落大多有著籍贯文化特色,各城镇、村里的传统咖啡店一直以来扮演的是地方人士情感联系和资讯传播的功能。而社区内的餐厅承办的是社区内的各种寿筵、婚宴等喜事,也是团聚、交流的重要场合,这么一个场合对于社区的不同世代有不同的意义。要了解一个社区,汇整共同回忆,餐厅和食物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媒介。
再说,如今的年轻一代对于自己传统籍贯的认识越来越少,过去的地缘、血缘组织的定位也越来越尴尬,急需转型发展。在本土老味道蔚为潮流的今天,各地的会馆、乡团也可以从饮食文化切入,作为吸引年轻人,打破世代隔阂的手段,从而促进会馆组织转型和活化,更是发扬各自的籍贯、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
期许本文能够提供关心社区历史、地方文化传承的大家一个思考可能,打破今天空泛追寻“美食”,却不明所以然的情况。从文化切入,推动本土饮食文化的发展,让民众在饮食消费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其中的内涵,从而使得马来西亚华人饮食文化得以走出国际,打破游客只认识肉骨茶、海南鸡饭的狭隘认知,从中发扬属于我国华人的饮食与文化。
本文为2022年华教节特辑系列文章之一,今年的特辑主题是“描绘世俗政治前景”以及“记述地方历史与文化”,由林连玉基金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