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这孩子学东西怎么那么快?”
“哇,这孩子怎会那么聪明?”
但凡父母,大概都曾有过类似的惊叹,特别是在孩子还未正式入学,对周围一切都深感好奇,跃跃欲试的幼儿阶段,父母总会不期然地被孩子惊人的学习力所震慑。一些父母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不小心生了个天才,只恨不能昭告天下,窃喜之馀夹带几分惶恐,担忧自己不懂得栽培天才,无法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患得又患失。
奇怪的是这样的赞叹为什么会随著时间的流逝、孩子的成长,而逐渐淡化,甚至消失呢?难不成真应验了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所说的“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
我发现当孩子入学后,大部分父母看到的都是孩子的“不足”,不一定是不好,但就是觉得还“不够”──不够努力、不够专心、不够细心、不够勤奋、不够活泼、不够全面……总希望能多做点什么,多安排些什么,来为他们“补足”,甚至是“改造”,使他们变得“更好”,好像不把握时机,多做些什么就是失责,会误了孩子似的。
恨铁不成钢,父母的批评、指正声也随著孩子的年龄一起增长,看待孩子的眼光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乐观,欣然地接纳孩子原有的状态,欢喜地看待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哪怕只是一小步,如懂得翻身,学会拿汤匙,发出第一个单词等,都足以让父母像中了大奖般惊呼,乐不可支。为什么孩子学得越多,懂得越多后,父母反而更不容易看见孩子的“发光点”呢?是因为孩子的成长不如预期,小时了了吗?
我觉得首要的原因是父母的关注点,还有衡量标准与要求已有所不同。
孩子入学后,父母开始从关注成长转向关注成绩,即依赖分数与名次,还有透过与别人家孩子的比较来衡量孩子,判断好坏优劣。由于衡量标准单一,而只能有一个第一,所以特别容易看到孩子的不足,总觉得仍不够好,还可以更好。
建立自信
一旦发现孩子哪方面显弱,就更不允许松懈了,例如看到孩子的数学表现差,就会费心地安排补习班、增加数学作业,让孩子把时间、精力多花在自己不擅长、特别容易感到挫败的事情上面;反而是喜欢的、擅长的、能找到自信的事没有什么机会做。虽说不会的事需要多练,勤能补拙,但一个孩子成天做的都是自己不会、不擅长的事,又如何建立自信,看到自己的价值?怎么期望他会爱上学习,喜欢生活,喜欢自己呢?
身为父母的,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只是走著走著,常会被世俗的标准牵著走,逐渐迷失在攀比、功利的教育丛林中,而忘记教养的初心,忘记孩子在幼儿期所展现的惊人爆发力。当我们觉得孩子有所不足时,不妨怀疑是不是用错了别人家的尺,注入了不合实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