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源,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是开设这个课程的初衷。现今的学生穿梭在电子产品的世界里,很少会把视线移到身边的事物。希望通过此课程重新启动学生的视觉与触觉,对这个世界抱著再投入新奇与热忱的探索,也期待著学生能通过文字报告,记录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再用表达能力分享自己的结果与收获,兑现此课程里尊重与维护本国多元文化及爱惜身心,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之学习目标。为此,华文与地理的综合课程——《看看马来西亚华人干了什么》就此诞生。
这次我们选用了学校处在地-吉兰丹作为课程开端。虽然学校很多土生土长的吉兰丹在籍学生,也有很多在吉兰丹生活了多年的外州寄宿生,可是大家对于吉兰丹华人的一些文化以及饮食习惯不甚了解。此课程的主角就是吉兰丹著名的鱼露-Budu。
鱼露(Budu),可说是吉兰丹人独有的调味料,它是以万捷达旺区的彭加兰柏达码头的江鱼仔(ikan bilis tembaga)为原料,再经过腌制与发酵过程而成。鱼露不仅让人开胃,而且含有营养的成分如蛋白质、维他命B、C和E。褐灰色的Budu,再加上小辣椒、红葱与酸柑汁,这道佐料就可以让道地人加多两碗饭。
第一节课,我们把学生分成固定模式的四人一组,把Budu倒入小小的盘子,让每位同学尝试最原始味道的Budu。学生尝试了Budu后,个个“原形毕露”。对于一些初尝试的学生,尝试后“面露难色”,接受不了鱼露的腥味,觉得口感恶心。
在与Budu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后,重头戏来了,来到了学生最喜欢的“吃”环节。老师事先准备米饭、黄姜炸鸡,茄子、小玉蜀黍、羊角豆,长豆以及黄瓜。至于放入Budu的调味则有红葱、酸甘与小辣椒。大部分的学生都酷辣,因此在调味料的部分加了大量的辣椒,最后在尝试自己的成品时才开始后悔,因为除了辣坏舌头,完全品尝不出Budu的滋味。反观在尝试了其他组调成的Budu,才知道调味料的比例平衡,就能调出满足了味蕾与嗅觉的美味Budu。
饱食一顿后,当然要开始有些“体力活”了。同学进行分组报告。报告方面,学生需要按照学习目标:认知、技能与情感,完成以下内容要求:准备的食材、Budu调味的过程、搭配各种配菜的味觉、比较原味Budu与调味后的Budu味道,以及品尝了道地的Budu搭配新鲜蔬菜与黄姜鸡肉的滋味。
童年记忆
土生土长的吉兰丹同学分享道:吉兰丹华人从小就吃鱼露(Budu),仿佛是他们童年记忆里,餐桌上的独有味道。Budu的味道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它把那些日常中,逐渐疏离的人们,因为一顿家常便饭,又重新亲密起来。在招待朋友时,通过开胃的饮食,让人与人之间的陌生与隔阂消失。
我们不知道学生是不是理解这个课程初衷的意思,可是每次课堂分享或是品尝Budu与食物搭配的滋味后,他们都忍不住抛出只有参与课程的同学才知道的那句课程解码口头禅:“阿嫲的味道。”也许只有他们才知道那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滋味吧。
人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道地的菜肴记载了一代代传承的秘密书谱,一道菜肴是一个家族的故事。就算食谱传开,外人也未必煮得出家乡的那个味道。Budu在丹中飘香,人情味亦蔓延著。
(本专栏由董总组稿)
作者简介:
陈惠诗(吉兰丹中华独中华文老师)、赖威苑韵(吉兰丹中华独中地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