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十一章,里头的内容相当发人深思:
大国者下流
天下之牝(pin),天下之交也。
牝常以静胜牡(mǔ),以静为下。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
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
大国不过欲兼畜人,
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夫两者各得所欲,
大者宜为下。
其内容大概解释如下:
大国要像慈柔的雌性动物般,谦下守静的就好像江河处在下游,让百川河流交汇在这里一样。
凡雌柔的态度,通常都能以安静守定的方式胜过雄强,那是因为它处在柔下地位的缘故。所以,大国对小国如果能做到谦下忍让,它就可以取信于小国而得到他们的依赖;同样的,如果小国对大国也可以谦下忍让,它就可以融入大国并取得后者的信任。因此,大国对小国谦让可取得小国信赖,而小国对大国谦下则可被大国所包容。因此,大国不应该过份的去驾驭小国,而小国也不要蓄意的特别想要去顺从大国。两者如果能依此观念各取所需的话,大国应该在态度上要比小国更为谦下忍让才是。
牝字,古时候的解释是属于阴性,具有温柔、谦下、守静特性的雌性动物之统称。而牡,则是通指雄性动物,它属阳性,具有刚强、傲慢、躁动的特性。所以天下间大多数的雌性动物,常会以温柔的特质去征服雄性动物。而阴性之所以能胜阳性,是因为其本性是符合道德经里所说的大道之特质。这就是所谓“阴胜阳”,“静胜动”的道理。同样的,如果大国能够以谦虚守静的态度对待小国,它将能取得小国的拥护和归顺。另一方面,如果小国能够以柔和以及守静的态度去对待大国,它则可以取得大国的信赖和包容。所以我们这里所说的“下流”,并非是今日我们所了解的“不道德”、“卑鄙”等形容词,而是好像川水流到河口汇集的“下游”,是那种可以包容千河百川的宽大(心胸)和像河口般兼容之特质胸襟。
文章中所谓的“大国”,我们也可以比喻成日常生活中,公司、团体或一些单位的领导。而小国,则可视为普通平民百姓或团体、企业里的下属。上下双方应该要效法大国与小国相处之道,须互相尊重与包容,加以对彼此的宽待与信赖,才能达到互相扶持以完成共同目标的使命。反观现代的许多企业、甚至一些政党的操作,很多的领导往往忽略了“大”要对“小”的尊重与包容,进而采取了刚愎自用狭隘的“老大”一言堂管理态度,忽视了基层的感受与期盼。这样演变到最后,整个团队的努力奋斗,最终流于失败为收场,这是绝对可以预期得到的。
大马最近将迎来509之后,继沙巴、砂拉越、马六甲接踵而至的第四场柔佛州选举。依据以上所说,且让我们看看今次一些政党头头领军作战时,是否会了解到老子所倡导的“大国下流”观念去排阵作战,抑或依旧没从过去失败中汲取宝贵教训而重蹈覆辙,继续刚愎领军?
咱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