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年多的居家学习期间,由于老师难以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加上过去的考试评量方式在网课期间难以真正的实践,教改推行的多元评量成为各个学校思考的方向,而各种个人或分组报告成为各中学替代传统考试的新宠。
报告对我们而言并不是陌生作业方式,一份好的报告需要从材料收集、资料分析、针对问题清楚的找到相关的文字并归纳、组合而成,当中作者必须要能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所收集的材料如何能够处理作者的问题意识。这当中涉及研究方法等做学问的规范。
只是我们的中学生真的有能力完成一份学习报告吗?这是今天各校转向拥抱报告作为学习评量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很显然也是很多人(包括老师)忽略的问题,而在网络资讯发达的今天,这更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首先学生是否已有足够的能力去收集、分析资料,并且将这些“支离破碎”的材料整合成为一份表达清楚的文章?很多人错以为互网络的便利降低了报告的门槛,但事实是各种来历不明的材料,无法证实对错的资讯反而是今天互网络资讯发达下的一大挑战,如何从乱七八糟的网络资讯中辨识出对错反而是今天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拥有这个基本能力后才能够去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整理工作。
报告的另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书写能力,如果没有一定的书写表达能力,学生根本就无从下手归纳与整理出好的文章,因此在缺乏正确的研究方和低落的书写能力下,很多所谓学习报告都是天下一片抄,学生几乎都是直接从网络把相关主题的文章复制贴上,不少连维基百科的连接都没有移除就把档案交上,如此的报告其实不做也罢。
学生该如何参与多元评量?
如果觉得上述状况很可怕,那如果告诉你,我们的学生在缺乏基本研究的思维和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下,还想要做访谈、考察,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在中学这个涉世未深的阶段,因为老师要求的学习报告而“胆粗粗”的就找访谈对象,透过社交媒体直接要求(不是约也不是邀请,而是要求)所设定的受访对像进行访谈这种事情屡屡发生,而在受访阶段却又对受访者的背景毫无了解,访问的主题也毫无概念,反而造成受访者困扰的情况。
在学校教育走向多元评量的同时,教育工作者应该重新反思什么是多元评量,并且要去省思今天学生该如何去参与多元评量的过程,而不是将题目发出去,然后简单交代分数要求后,就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学生即使在某课能够考获好成绩,并不意味他拥有整理归纳和清楚的书写与表达能力,如果老师不在这方面好好的训练,学生终究就只能够不断的把网络资讯复制贴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