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许多人对于历史课的印象,逃不了以下几点:一、老师都在讲故事,二、拿来睡觉的,三、毕业后变得毫无用途,四、背诵一大堆死人资料等。简单总结:历史就是一门对于升班帮助不大,无助于找工作的科目。因此,对历史教师而言,如何成功引导学生发现历史课程的意义,让现在生活与所学的历史内容产生链接,显得格外挑战。
去年初,随著新冠病毒疫情发展,政府在3月中旬宣布全国进入封锁状态,课室教学活动被迫另寻出路。面对网络课室新常态,自己在窘境中思索初三统考班的历史课程何去何从。到底该专注备考还是继续教学?适逢进度落在单元5之东南亚邻国的独立与发展,根据过往经验,学生总认为课程复杂混乱,毫无生趣可言。
思索良久,认为东南亚即是学生居住的地理区域,也是部分学生曾旅行的国家,意味著他们对这些国家都有一定的熟悉感和认识,决定改换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展开一场认识东南亚各国的现代政治演变的轻旅行。
我在讲解“20世纪初的暹罗”课程时,尝试设计时间轴讲述军人掌权历程,最后由学生通过阅读该国历年来的政变时事新闻,发现军人政变占最大篇幅,深刻认识泰国军人的影响力。如此以来,学生不仅通过课文或老师讲述学习,也经过分析归纳的过程,发现历史并非过去式的存在,而是与自己的生活有关。
与此同时,学生只有置身在历史人物的当代,才能理解他,才有希望延伸到同理他。仍然以泰国为例,二战时期的首相披汶将军为何采取亲日政策,与日本建立攻守同盟,同意让日本取道南侵马来亚?我请学生回想两位暹罗王国王拉玛四世和拉玛五世的政策特点及原因。当学生能说出暹罗因面对欧洲列强的威胁,为避免沦为英法殖民地,进而展开西化改革的历史背景时,他们自然能明白为何披汶愿意与打著“协助东南亚各国摆脱欧洲殖民统治”口号的日本合作了。
时间轴在网课教学时,是一种有效衔接新旧知识点的工具,它帮助学生边听边看,跟随教师具体扼要地逐步讲述,看到历史事件发展始末。
与此同时,我也喜欢利用政治漫画或是历史人物的言论作为某单元结束前的验收活动。如我希望学生结束世界两次大战、越战和红高棉政权等章节后,对于“天赋人权”有更内化的反思,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及懂得尊重他人不同的看法。由于学生的不善言辞或是不成熟的思想,造成教师在引导过程中需要经得起等待。
回顾学生的历史知识点,很多时候受到内容编排及教学课时的局限,往往处在零碎的点和面,缺少对历史事件在时间发展下的纵横影响。其实,历史教育的目标熟悉4W(When何时发生?Who主角何人?Why原因为何?Where何处发生?),和1H(How结果如何?影响为何?)以外,还包括思辨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科技发达的年代,年份、人物、地点、过程等资料都轻而易举地从网络媒体获得,我们应该训练他们如何从中择取所需内容,或是判断资讯的真伪。其次,通过历史事件让学生认识人性,在过程中朝良善品德发展,学会尊重他人,懂得大是大非。
(本专栏由董总组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