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胡适先生,写过一篇经典文章,带出脍炙人口的人物名字叫“差不多先生”,讲述一个平凡的市井小民,对凡事都不很讲究,思想欠细密,记性也不好,常对人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何必太精明呢?”母亲要他去买红糖,却买了白糖回来,被责备时他却说“红糖白糖都是糖,不是差不多吗?”打工替老板做账的时候,常把十字写成千字,或把千写成十,被责备时会笑说“千字比十字多一小撇而已,不是差不多吗?”最后病重,邻居为他找东街的汪大夫治病,却错请了西街医牛的王大夫前来,但他认为“汪”跟“王”,只差三点水也差不多,结果王大夫用医治牛群的方法医他,不一会就一命呜呼了。
胡适借此故事来嘲讽当时中国人对世态、人事物、身处环境及都抱著苟且不认真的态度,人人都像极了故事中的“差不多先生”,借此警戒人们这种肤浅心态,对建设国家与维护族群尊严一点好处都没有。大马建国63年来,我们是否也像胡适笔下的差不多先生一样,对身边的政治与人事物、环境,也都持著不在乎、掉以轻心的态度面对它们呢?
这里是一个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地方,比较其他国家,相对的这里几乎没有严重天灾、人祸,种族之间基本上还算是和睦共处。但近年来国家的经济、教育、文化等领域跟邻近国家比较却是每况愈下。分析其原因,不外是大马人民在多年的愚民政策下,已渐养成了“差不多先生”的习性。
我们常自诩是能够掌握多种语言的优秀人民,但并没有觉察到,除了可以善用不同的语言与外国人沟通之外,我们是否真正探讨过借多元语言的优势,去努力提升自己呢?国家是否又能唯才是用,把正确的人才放在正确工作岗位上?
只要是当政者阵营内的YB,差不多个个都可以受委当上官联公司的总裁或高层。犹如差不多先生,大马人民记性似乎也不太好。纵使我们的政府表现如何欠佳甚至令人气愤填膺,然而大选前政府只派点甜头就能让人民前嫌尽弃,差不多就可以回心转意了。短短两年内议员跳槽频频,中央政权因此再度轮替,如今另一造又正酝酿著再次夺权。作歹被控上法庭的前贪官,换政府后却个个否极泰来、高官胆敢重启耗巨资购豪华车、装修豪华官邸等行为。
这一切,人民看在眼里是否也觉得还“差不多”可以接受,不当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