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我们就被灌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思想,告诉我们脚踏实地才是生存之道,那些投机取巧、巧言令色的,下场总会是吃亏的。小时候看故事书,也是印象深刻的,你看那滥竽充数的人,害怕被发现不会吹奏竽而逃亡。想要不劳而获的人比比皆是,有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让他继续下去,或是请他离开。
丹绒比艾补选提名日过后,进入各出奇招的竞选期,六个人在草原中逐鹿,实力还是高下立判的。坐在观众席的我们呢,放眼望去,补习中心创办人洪俊禄及代表三苏巴林的法丽达——两位独立人士如同边缘人,其目的更像是透过宣传理念,增加组织或个人曝光率,胜选的机会甚微。
在大马选举中,独立人士总带著一股壮士一去兮不复反的悲壮感,资源的充足与否是一因素,而更重要的是候选人的知名度,由此独立人士若不是政党跳出来的政治明星,很难有与之争夺的筹码。洪俊禄希望在教育方面献力,虽然他说经济与种族方面难有解决方案,但教育课题也是烫手山芋,张念群与马智礼何尝不是焦头烂额?胜选只是踏入这深宫的门槛,里头想当然像是狭小的盒子,手脚舒展不得,捅破了盒子,谁要烂掉的盒子呢?
还是,当一个完美称职、易点燃的火柴。
希盟国阵之战
第三势力发起挑战,伊斯兰阵线的巴德鲁希山与民政党的温蒂——一个专攻伊斯兰票;一个是“怕被遗忘”的政党。温蒂是华印混血的律师,希望为人民争取更多利益,同时也鼓励女性从政。确实是个鲜明的人物,仿佛看见张念群的影子。她指出,投马华等同支持巫伊联姻。我想会对此有反应,多数不会是巫裔族群,想当然会分散华人票,希盟的危机由此可见。
撇除了以上四位,这俨然是希盟与国阵之战,其他人无疑是陪跑的,怀有争雄之心的想必也只有这两大政党。黄日昇作为马华代表,是前任丹绒比艾的议员,自然老树盘根深入民心,马华胜选的机率是大的,再说当地人肯定是对他更为熟悉,所以马华应该不用担心会被巫统踢出去吧。然奈何,有人会说大局当前,我们好似应该选颜色,因为这已简化为一场“正邪之战”,红色是好人;蓝色是坏人。
希盟的胜算偏低,原因离不开大选宣言的一一消失或变形。难道我们就不能让卡敏——希盟候选人尝试吗?当然可以,因为我们有权力这么做。卡敏为了让更多人认识,打算每日拜访一万选民。这份脚踏实地的勤奋是很感人的。现实的说,有做事的人值得留下,不是不欢迎突然插脚进来的,但没有内忧外患的话,实在是难。黄日昇有人气得人和,希盟则内忧一箩箩。
就让选民选择适合耕种这块地的农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