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朝居士袁了凡留给孩子的四篇家训。这家书中有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个内容,讲述的是人的一生,其命运虽有定数,但透过自身的努力修行,掌握了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这四种原理与方法,人之命运,是可以透过修为而改造。
袁了凡以“立命之学”作为开始,教导孩子要在自己生命中订立一个正确方向,生活才不会有所困惑,对事不动欲念作非份之想。佛家以贪、噌、痴归为人生中影响甚巨之“三毒”,犹以“贪”字为首。一切恶行皆由贪念而起。好色、好名、好货(物资)、好怒,无不因贪而来。若以“节操”为立命之本,一切遂在淡然,心不为外界诱惑所动,专心朝自己人生目标前进,则达矣。
“改过之法”是以自己心态的“知耻近勇”为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知错能改则善莫大焉,未经一事则不长一智。人生经验,确实是从跌倒中捡起来的。但这些宝贵经验捡与不捡,悉视自己可否卑谦受教。刚愎自用之辈,令人生厌,亲友远离,此态度令自己亏损,百害而无一用。
行善不以类分
“积善之方”是让那些乐善好施的人提升自己品行的贴切门道。行善不以类分,任何对象都应该布施才算至善。战场上敌对双方子弹都不朝红十字人员打,那是因为救护人员不因哪个阵营都救。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恶)之家,必有余殃。行善得看方法,最难拿捏的是“溺爱”与“真爱”之分。“打是疼、骂是爱”,这道理简单,但付诸于行则十分困惑。个中道理,为人家长者最能了解。对待家中长辈,亦然。有些人对自己家人及外边朋友施予善行,往往对外甚亲、对内实弃,这是另一种要不得之迷思,错误的行为。
“谦德之效”易理早有说明: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自古以来不论天地人神,都以谦、德分之,喜“谦”而恶“盈”(骄傲、自满)。古训亦有“满招损、谦受益”的说法。谦虚、有品德之士,都是受人崇敬之人。以谦德对治我慢,必可左右逢源、可望与人多结善缘。
人的一生若具备了掌握以上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这四种生活法门,生活肯定过得精彩富有意义,又何须在乎自己是“好命”还是“歹命”?有道是“相由心生”,一个人的外在,都可由心理的思维,所表现出来。而命呢,往往人们说是“天注定”。但如果有了“立命”、“改过”、“积善”以及“谦德”的生活四大法门,虽说是“天注定”,但还可以是“人定胜天”的。
所以,人除了相由心生之外,袁了凡还说,它可以“命由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