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和大学同学在群组聊天,谈起三十多年前的毕业旅行。我上载了扫瞄出来的毕业旅行旧照片,并叙述毕旅是如何如何的精彩云云。间中就有一位同学提醒我,那该是念大三时的活动,而不是毕旅。起初我不以为意,直到另一同学也留言说我搞错了,这才恍然大悟,顿觉好糗。这窘状,皆因自己草率的“理所当然”态度而起。
何谓“理所当然”?网络词典的解释是:非辩也,理当然耳。理,就是道理,情理;当,就是应当;然,是这样。整个字面的解释是,按照道理,应当是这样,含有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然而,所谓的“道理”、“情理”,又是什么样的标准呢?
常听人说,“按照道理,是这样这样……”。问题是,这“道理”是以何为准,以什么理论为依据?人,是很主观、很自信的动物。对一些争论性的概念,常会不假思索就先入为主自以为是。如上案例,我之所以坚信那是毕业旅行,就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当它“理所当然”。若不将思维开放检讨探寻其个中细节,便会在思维上主观的锁定它,就这样出了差错。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拿破仑,坚信自己能统领大军征服欧洲大陆,以建立法兰西霸权。之前的一些胜战,让他错认胜利是理所当然站在他这一边。虽然之后几次栽在苏联军手中,他仍不死心,期盼能重振雄风。到最后,法军终于遭遇了滑铁卢战役之惨败,被放逐到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而客死异乡。
其他有关“理所当然”之案例比比皆是,在我们三国演义中,则不胜枚举。
另一种“理所当然”的例子,是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很多为人父母者,十分疼爱子女,衣食住行都照顾得无微不至。
只要自己认为是好的,都希望子女能认同与接受。殊不知,一个人在成长阶段中,各类需求是有年龄层的差异的。从事艺文教育的老师们都很清楚,不论是音乐、美术、书法、舞蹈等课程,来上课接受指导与训练的孩子们,不见得个个都能对该领域的一切产生兴趣的。许多学生都因为父母强迫而勉为其难前来上课的。还有便是一些学校里的正规教育,孩子们的左右脑(理性与感性)发展乃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一位资深的教育家曾说,在他眼中,没有坏学生,只有调皮学生而已。因为外在表现,往往是不能代表其内在的心理状况的。唯有细心的从多方面去揣测,并了解学生们的异常状况或态度。或许,这就是该学生的强项,他日必有作为。
我们常见许多子女,到餐馆里为长辈设宴庆生。只见可怜老人家呆坐在主宾席上,任由子女们摆布,呆望著子女们拍手、唱生日歌祝贺老人家寿比南山。吹蜡烛后,很被动的接受一阵阵的“爱”的掌声。子女们或不知,父母所期盼的,可能就是简单的与亲人在家中静静度过温馨的时刻。老人家心里所想,又岂是小辈们认为那么的理所当然?只要我们将主观思维作适当调整,凡事皆可“礼不当然耳”的去求证,实况就可呼之即出了。若有官爷说,“一切都没贪污,只是买贵而已”。
敢问大家,该否就此照单全收,视之“理所当然”呢?
这个嘛,就大家心照不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