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净选盟宣布会在11月19日举行净选盟5.0大集会,并使用火炬传递方式在全马数个地点举行,最后在吉隆坡会师。
宣布后数日,选举委员会公布重新划分选区建议。划分结果没有出意料之外,依然把在野党的选民越划越多,执政党选区的选民则是越划越少。
但是,净选盟除了抗议之外也只剩下抗议了。若仔细观察今年的净选盟活动,已经越来越有嘉年华会的味道,而不是一个抗议或者诉求的形式呈现。而上个月举行的“逮捕大马一号官员”集会,也是这种集会后完成“逮捕”仪式当作是成功的示威游行。
笔者确实搞不懂净选盟的火炬传递仪式的灵感是来自那个充分体现“表演文化”的华人文化节,还是来自刚闭幕的奥运会仪式?火炬传递的仪式与抗争有什么关系?为何把抗议和抗争搞成嘉年华会的形式?
民众参与人数下降
看回32年前的华人文化节,那是在董教总和全马十三个华人大会堂对70年代以来推行国家文化政策的批判和回应,当时也让人们开始了解和关注保护华人文化的传统。70年代被打压的舞狮开始获得更多华人的支持,并在本地创造出高桩舞狮。
90年代以后,华人文化节的节目开始形成一套有歌唱舞蹈,美食节,展览等的“表演文化”。虽然首相或政府官员在90年代开始参与开幕仪式,但是民众的参与人数却是逐年下降。最明显的例子是,今年由隆雪华堂承办的华人文化节活动,其面子书上关注第33届华人文化节的粉丝,竟然不到700人。
心照不宣的答案
试问现代华裔子弟还有多少人知道华人文化节当时的背景和意义?为什么与大部分的80后、90后年轻人产生脱节?活动结束后,人们得到的是什么?除了那几束烟花,人们学会了什么?
说回文化节的火炬传递,那是在“把孩子送英校,自己救华教”的沈慕羽先生手上推动和完成的。当时有上万人参与了火炬点燃仪式,但是近几年的华人文化节,到底有多少人参与其中,那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答案。
若华人文化节是被半官方化的社会文化运动,那净选盟是不是被去政治化的政治社会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