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参加了由马六甲培风第二小学主办的“童玩系列活动”之“戏悟人生”童玩座谈会。主讲人,来自槟城的“五脚基童玩馆”创办人郑锦华先生的精湛演说及资料分享,把我已逐渐僵化的情感,带回到超过半个世纪以前的孩童天真记忆里头。
郑老师在分享中提到了从前,每天早上起床后每一个人必做之事,就是“刷牙”。但由于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达,到了今时今日,情况已有所改变。起床后,人们所做的第一件事,已不再是“刷牙”了,取而代之的,是“刷屏”,意即“刷”手机的示“屏”。早餐、午餐、晚餐桌上,人们已不再彼此嘘寒问暖、闲话家常了。相对地,人人都成了低头族争著一手扒饭、一手“刷屏”。
接著,郑老师也大篇幅的分享了许多几乎被忘切了的儿时游戏,让现场上了年纪的观众莫不嘘声感叹。叹的是,童玩中的一些精神,踏踏实实勾起了许多现场朋友的童年乐趣。有些观众,从刚蔚为风气的捉“宝可梦”(PokemonGO)氛围,回到了捉蜘蛛以斗鸡般彼此恶斗的天真欢乐年华;也有些甚至不知道有把蜘蛛放进火材盒饲养这回事。然而,随地捻拈手可得游戏之巧与妙,浑然天成,是生活在电脑时代的年轻一辈,所无法感受得到其精彩之处。
体会人生正确观念
传统童玩,也同时训练了孩童们的体质与思维上的坚强。透过简单的弹珠、陀螺等竞争游戏,造就了头脑的灵活运用能力、竞争锲而不舍的精神,用手之巧、思考之细,从小便从生活上的磨练切入,体会出成长过程中现实人生所需要的正确观念。简单的玻璃弹珠,也可让人参透太极之玄机,修了人道以尽天道。
郑老师从三字经里头的“勤有功、戏无益”,巧妙地延伸出新的“戏悟益”积极思维。即,从游戏中领悟出“人生因好胜而失误,不懂得从死角迷惘中脱逃,令自己陷入困境,输掉全盘游戏;若能转念或调整思维跳出框架(Think outside the box),便可突破重围,朝向胜利,在人生不同阶段,茁壮前进”的正确、积极生活态度。童玩,一方面可领悟人生适时态度上主动与被动,另一方面又能够调整步伐之快慢,以臻生活素质的完满。
在问答环节中,培二小学蔡志强校长提出了现代比起从前,小孩自杀率飙升的关键问题,确实也让人值得深思。
电玩在虚拟世界中,所带给人们的,是冰冷没有感觉、没有酸甜苦辣疼乐的手指尖生理触觉。有的是,极其夸张的暴戾与消极之心理快感。若没有从树上摔下来痛的经验,又何尝能了解死亡之痛的可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近些年来频频发生的非自然命案,是那么的冷酷无情和缺乏理性。
童玩,是否该返璞归真,从“电子”回到“亲子”,答案已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