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很不公平”,相信是很多华裔的心态反映,政府无论做些什么,推行些什么,或是说些什么,在华社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公平。
政府不公平的深印象深植在华人的思想里面,层面浸透至政经文教,让华社感觉非常沉重,呼吸著全民待遇平等的空气,也显得困难。
纳闷的是,华社广泛认可的“不公平”基因,似乎有扩张至非政府领域的趋势,凡事在不平等的观念下,课题被种族化和政治化的比比皆是,让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社会,陷入情何以堪的局面。
2016年第28届马来西亚电影节活动公布后,也于人有不平等的印象,举办单位在即将于9月举办电影节活动上,把本土电影分类为马来语和非马来语电影的做法,不其然的引起批评,批评者的眼中的争议点,围绕电影应一视同仁,不应区分的观点上,和电影节本身的举办宗旨和目的,是否有出入,却无需深究。
忽略深究课题
马来西亚电影节开办迄今,已达28届,之前,第一至27届的活动,期间没有异议下顺利举办。从未发生争议的马来西亚电影节,来到2016年却偏偏出现批评,个中因由,值得研究,事情发展也发人深省,看看电影节,是否也是一个不公平观念下的产物。
虽在一番争议后,最佳影片、导演和演员奖项,将不以语言区分。但主办方之一的大马电影制片人协会首席执行员潘沙,在电影节活动出现批评和争议声音后,语重深长的发表一些谈话值得深思。其对电影节在举办经年后,才出现批评和争议,颇感无奈,他将此看作是,批评者在还没有搞清楚状况下,心急站出来发言造成的误会。
其谈话,一语中的道破2016年电影节争议和批评声音,使电影节风波,触及问题核心点,用简单的概念,向公众说明,即马来西亚电影节创办初衷,主要目的,原是推广本土马来电影而已,该组织是在2011年才扩大活动方向,开始对其他语文的本土电影,进行表扬。
如其所言属实,第28届马来西亚电影节,把本土电影划分为马来语和非马来语电影组别,便是按章行事,批评者点出的“不公平”论点,便有了可议的空间。
然而,民主自由、言论自由硬道理上,部分喜欢点评时事的朝野政治人物、社会人士、网民,往往都可能因对课题欠缺了解,而忽略深究课题的重要性,继而在言者无心下,引发风波。犹记得小时候,读过一篇盲人摸象的故事,6个盲人,要了解大象的形象,大家摸到大象的身体不同部分,就下了定论,结果,引发象是什么形象的争论。当今社会,很多让人产生“不公平”想法的事情,会否也是盲人摸象式下的不公平印象,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