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雪隆一带海鲜楼,不少业者将螃蟹之“蟹”简写为“蚧”。本国餐饮界,以“蚧”代“蟹”,同空见惯,已属寻常,非但于菜牌上常有,报章广告亦非鲜见。如:蚧枣、蚧柳、蚧膏、花蚧、膏蚧、肉蚧、烧蚧、蚧冬粉、甘香蚧、鼓汁蚧、咸蛋蚧、胡椒蚧、酸辣蚧、清蒸蚧、蚧炒米粉、蚧扒豆腐、蚧黄鱼翅等。
原指蚌类软体动物
大马食物牌上所书“蚧”字,原指一种蚌类软体动物,“蚧”与无肠公子本欠关连,可谓风马牛不相及(药店有种名“蛤蚧”之中药,可治肺劳咳嗽及肺壅上气)。
“蚧”为左形右声之形声字,在《集韵》属蟹摄见纽怪韵开口二等去声字,居拜切(蚧字《广韵》所无)。普通话念jie;广州话读[kai33]。
至于外号横行介士之“蟹”,亦可写作“蟹”,故属上声下形或左形右声之形声字。“蟹”字之声符“解”,向无简化字,故所有以“解”作为声旁之汉字,俱不能将“解”简写为“介”,除拙文所述“蟹”字外,其他如:廨、懈、澥、邂、獬、嶰、繲、薢等字均是。
“蟹”在《广韵》属蟹摄匣纽蟹韵开口二等上声字,胡买切。普通话念xie;广州话读[hai13],今马来西亚粤语(本地人多称“广东话”或“广府话”)之阳上声字,因已与阴去声字合流(广州话声调为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而大马粤语则有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去、阴入、中入、阳入),故大马粤人将“蟹”字念作阴去声[hai33]。
言及蟹字粤音,顺带一谈闽音。马来西亚福建人(大马人指“闽南人”)呼蟹为tsim,其本字当是“蟳”。北马太平学者,李永球君告知,本地福建人称青蟹为“蟳”。“蟳”在《广韵》及《集韵》两部韵书内皆无,字书中首载“蟳”字,始见于明未张自烈编、廖文英补之《正字通》,注音为“徐盈切”。
“蟳”字虽迟至明末方收录于字书内,其实宋代书籍已有此字。参看南宋戴侗撰《六书故·虫部》:“蟳,青蟳,螯似蟹,壳青,海滨谓之蝤蛑。”再阅宋代洪迈《容斋四笔》卷六:“予家楚,宦游二浙、闽、广,所识蟹属多矣,亦不悉与前说同,而所谓黄甲、白蟹、蟳、诸种,吕图不载。”依戴侗及洪迈所载,可知宋人已用“蟳”字,后闽人用作大蟹。见明代谢肇淛《五杂组》卷九:“闽中蛑蝤,大者如斗,俗名曰蟳。其螯至强,能杀人。”书载蟹螯夺人命,近世似未有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