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及农基工业部长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发表了“抵制华商论”引起了轩然大波,刺激了华社的敏感神经,接著再演化成一场政治动员秀,焦点都转移至各党就此借题发挥互相攻击。
随后依斯迈解释其本意是用集体力量让商家降价,使所有种族人受惠。虽然不应该以族群多寡而一根竹子打翻一船人,然而无可否认的是,马来西亚人的“默契”是习惯性的把职业与种族划上印象等号,比如警察就是马来人、商人就是华人、清洁工人是印度人等等。因此若撇开政治议程,搞不好依斯迈的失言还真是不小心的“吐真心话”。
你身边是否有个“依斯迈”?我们既然明白每个族群里都有奸商与良商,那为何不理解其实每个族群都有懒惰与勤奋的人?我们习惯以大多数为印象去标签不同的族群,甚至也说过类似种族性言论却浑然不知自己与依斯迈无异。
有位受中文教育的印度朋友与我分享他的亲身经历,某天他走在路上,迎面而来有位妈妈牵著一个哭闹的孩子。这位妈妈看来是给孩子惹毛了,于是暗地里指著我的朋友,然后对孩子说:“你再不听话,等下那个Abunene把你抓走。”我的朋友感到啼笑皆非,于是走到孩子面前说:“我不是坏人,我不抓小孩的。”
不少人从小就在这样的语境里成长,类似的刻板印象就是在耳濡目染之下潜移默化的刻画在脑海里。只要再加上部分的亲身经历,就会更根深蒂固在潜意识里认定这些标签与印象。于是最可怕的是,当自己无意识下说出类似“马来人就是这样懒惰的啦”的话语,一切竟是如此自然流畅!
若我们是如此憎恨依斯迈针对华裔的种族性言论,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一视同仁,一并反对针对其他族群的种族性言论。不要小看语言的力量,让我们一起来戒掉“依斯迈”习惯,不再说出类似标签性的言论吧!向种族主义说不,不是一种口号,而是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