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看见台湾》不只在今年金马奖中获得最佳纪录片,还间接揭发了高雄后劲溪的污染事件,而罪魁祸首就是日月光公司。
日月光是台湾最大的半导体封装厂,鸿海、台积电等都是其生意伙伴。事件爆发后,环保署调查位于高雄的K5、K7、K9、K11厂涉嫌排放含重金属废水,污染后劲溪的灌溉农业用水,K7被裁罚60万。民众质疑罚锾太少,因为日月光年营收2200亿台币竟然偷排废水,使得花了37亿整治的后劲溪前功尽弃,但按照现行的水污染法却只能开罚最高60万,相当于日月光90秒的营收。
偷排废水如雪球般愈滚愈大,紧接著彰化的好几间电镀厂也被环保局揭发偷排废水,导致附近稻田的土壤被检出超量的重金属。目前台湾污染农地面积有400公顷,其中彰化县农地污染面积约230公顷(占6成),也是全国唯一发现农地受到镉、铬、铜、铅、锌、汞、镍、砷8种重金属过量污染的县。
台湾早期从农业经济转型到加工业,各地建造工厂。1980年代,政府成立科学工业园区,大力鼓励内外厂商投资积体电路、电脑等高科技产业,随即带动中小型企业,开创台湾的经济奇迹,挤身亚洲四小龙。当时政府专注在经济发展,环保规范订得宽松,也没有确实执行。
工业废水几乎是任何加工业都会产生的,不论是化学厂、电子厂、电镀厂、脚车厂、家具厂、食品厂,乃至于餐馆的洗碗水因为含有洗碗精,都可以被列为工业废水。管理废水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污水处理厂,经由过滤、沉降、羽化、曝气、微生物分解,直到pH和化学需氧量(COD)合乎放流标准。其次是委托合法的化学废液处理公司回收,由焚化炉高达1000℃烧毁,石化厂几乎都有焚化炉。
早期的工业区并没有规定工厂须建污水处理厂,业者都被要求做好前处理,借由路上专管和海抛等模式处理,日月光是属于前者的污水处理模式,前处理后就排放到陆上河川。这里讲的“前处理”其实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经过正确处理方式如焚化炉和污水处理厂把废液变成无害;另一种是把废液的浓度稀释到安全水平后排放至河川和大海,但日积月累仍造成中毒。
海抛式不只是沿海工厂会使用的排放方式,运载化学品的货船,也用海水来清洗货舱,再把含有化学品的海水“喂给”大海来稀释。货船也会运载食用油,而前载货可能是致癌化学品。为什么我们身体会检测出重金属,或多或少都和稀释排放脱不了关系。其实环保局应该强制规定工厂废液一定要交由合法的废弃物回收公司循安全途径处理,不然就建造污水处理厂,而不是为了节省费用,土法炼钢稀释排放。
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中,谁也没想到30年后的今天,一部记录台湾的影片播出后,惊醒了热爱土地的台湾人,原来山河已变色,吃毒已经年。而祸根不是今天才种的,大家都曾参与其中,只是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