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上面这道题目时,心里默读的“蚶”是“han”还是“ham”?据我非正式观察,身边多数朋友说的是“ham”。这些朋友包括许多不懂得闽粤方言的年轻人,也包括一些在大专学府研究语言文学的学生或老师。
这说明了什么呢?一个早已成学界共识的事实:马来西亚华语受方言影响极深。即使年轻一辈不谙方言,在他们所受的华语和华文教育中也吸收了大量方言特点。在“蚶”这个例子上,那是普通话里已经听不见的鼻音韵尾“m”,在马来西亚华语里仍然时时可闻。
不过了解这事实是一回事,如何去面对它又是另一回事。
一般上,学校教学是如何处理这类难题的呢?就“蚶”而言,大家惯常的做法就是避开不去谈它。因此,如果我们留意教科书,就会发现反复见到的都是鱼虾蟹这类在读音上没有争议的海产,几乎不会碰到蛳蚶、鲜蚶这样的词。
学生在朗读时不是势必读“蚶”,在造句作文时不是势必写“蚶”,这样一来,教师也就省却了许多麻烦,不必去解释为何我们日常所说和学校所学,竟有如此差别。反正照本宣科就好。
甚至还有一些更糟糕的情况。有的人本身对造成差异的原因或知或不知,但他们却认为语言只有对错,符合规范的是对,不符合规范的是错,也不问是谁定的规范,规范是否符合本国民情。所以,在他们的思维中:“han”对“ham”错。
这些语音洁癖者只有在课堂上能够坚持说“han”,下课后去食堂买一碗叻沙,还是无奈地得跟食堂老板说:要“ham”或不要“ham”。而他们还希望马来西亚华语受方言影响这事实(在他们看来是大毛病)可以被解决,方法就是尽可能以中国普通话的规范作为马来西亚华语的规范。
问他们为何有如此心态,有说因为中国是大国,我们应跟大国后头;有说因为中国经济崛起,说标准普通话方具经济价值;有说因为中国是文化宗主国,语言文化必高我国一等。说到底,也就是自卑作祟,对本土文化没信心。
独立遗产大楼和苏丹街之间,我选择苏丹街。同样的,在普通话和本土华语之间,我也选择本土华语。因为有一天,我要用我父母教会我的语言去告诉我的子女,我们在这个国家生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