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丹独中“边建边等待”,换来的与传统办学的独中大相迳庭,到底是“美丽的错误”,为办校而硬啃下来,还是批文早与马华内阁部长暗通款曲,只有各方董事会同仁心知肚明。
14华团是马华的“生力军”,协助马华“对抗”指关中为变相独中的董总,也助长马华推动所谓“创意”的独中申办模式,为日后建立另类“国中”的先例。
全国14华团为支持赶著建立起来的关中,而声明关中模式不应成为先例,但却表示各地应根据所需去申办独中;换句话说,各地将竞相效尤“关中模式”,因为这样比较容易成功申办。第61间的传统独中看来不易增建,符合维持独中数字的说法,等于宣布传统独中的“死刑”。
马华领袖廖中莱、魏家祥或在内阁会议中知道整个“批文”含意;因此,在真相不便公开之前,连关中董事会也同样闪烁其词,最后在华社舆论压力下,丑媳妇不得不露面,揭露出的事实与所谓“变相独中”名符其实。
尽管关中董联会与马华等人为关中背书,举例以“统考为主,政府考试为辅”,与首相纳吉指关中是创意及双赢大异其趣,其前提是“必须考大马教育文凭试,统考随意”。廖中莱及首相保证关中“可以”参加统考,却没有任何明文法律保障,以往不少例子显示“人走了,没有法律依据”。人不在其位,即便是慕尤丁说的先贤“协议”与共识的指证,马华也否认有此协议。
如今,关中模式是由华社筹建维持的另类“国中”,造成华裔须负担多一项“所得税”项目。华社自甘承担华教的重任,却受到不能自由办学,如增建华小的束缚。
关中开了先例,马华为它筹募100万建校基金,以配合“创意”模式的推行,等待日后发扬光大。所以,有识之士应为“关中模式”定调,不要变成先贤所达致的共识与默契,成为后人竞相批判与谴责的“罪名”,毁了一生的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