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布尔22日讯)2001年3月,阿富汗塔利班当局炸毁了有1500年历史的巴米扬大佛,震惊了全世界。20多年后,塔利班重新掌权,声称正致力于保护阿富汗数千年的文化遗产,包括伊斯兰教之前的文物。
法新社报导,早在2021年掌权前几个月,塔利班就呼吁保护该国的古代文物,不过受到观察人士的质疑。塔利班当局该年2月宣布:“所有人都有责任致力保护、监测和保存这些文物和遗址,这些都是我们国家历史、身份和丰富文化的一部分。”
塔利班重掌政权后,阿富汗历经数十年战争的局势告一段落,与佛教相关的考古发现频繁出现,当局也积极对外公布该发现。
在拉格曼省,Gowarjan村的岩石雕刻壁龛,据信是可追溯至2000年前贵霜帝国的储藏室。当地还发现了婆罗米文铭文,以及一块用于榨葡萄酿酒的空心石板。2000年前,贵霜帝国的疆域从戈壁沙漠延伸至恒河。
拉格曼省文化与旅游部门主管阿尤比说:“据说阿富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这些古老的遗址证明了这一点,不管他们是不是穆斯林,他们曾在这里建国。”
邻近的加兹尼省,信息和文化部门主管尼萨尔也称,“最近出土的佛教小雕像必须被保护并传承给下一代,因为它们是我们历史的一部分”。

偏重物质遗产轻非物质文化
2021年12月,塔利班重新开放曾经遭其破坏的阿富汗国家博物馆。隔年,他们联络阿迦汗文化信托基金会(AKTC),请求协助保护历史悠久的佛教遗址梅斯艾纳克(Mes Aynak)。该地还有一座铜矿,目前与一家中国企业签订开发合同。
国际遗产保护联盟(ALIPH)基金会执行主任弗雷兰说:“我认为塔利班意识到炸毁巴米扬大佛对他们声誉造成多大的伤害。他们如今似乎关注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然而,专家指出塔利班当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音乐、舞蹈、民间传说以及涉及女性的活动,仍持保守态度。
在赫拉特市,一座历史犹太教堂在塔利班掌权后获得保存,但当地政府近期不愿媒体关注该遗址及其前犹太社群的历史。
文化观光促进经济
自塔利班首次掌权以来,阿富汗已签署多项文物保护公约,并于2016年将文物破坏列为战争罪行。
一名产业专家表示,除了为了渴望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外,文化遗产也是“促进阿富汗观光与经济发展的潜在杠杆”。
但当局仍面临两大挑战——财政资源短缺,以及考古与遗产专家在塔利班接管后大量出走。
安全问题也可能阻碍观光发展,去年曾有一支造访巴米扬的旅客团遭受致命攻击。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