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11日讯)日本福岛当地传媒上周五报导,东京电力公司宣布,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水排海工程陆地上排放设施将于本周完工,计划周一起进行试运行。据悉,整个试运行期将持续约两周。
自日本2011年发生311大地震,引发福岛核电厂泄漏事故后,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多年来不顾反对坚持将核污水排海,引来日本国内和国际社会多方指责。
香港《文汇报》援引报导指出,东电日前已向福岛第一核电厂核污水排海隧道中注满海水。东电表示试运行期间,排放的水源将由不含放射性物质的真水和海水混合,以测试能否将固定量的水排入海中,同时测试在紧急情况下,能否正常启动程序停止装置运行。
日本当局计划将逾100万吨核污水排入大海,多年来一直批评声不断,分析指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处理核污水并非没有其他更安全高效的方法,例如日本政府曾提出5种方案,除排放入海外还可以采取电解处理,或是将污水固态化埋入地底。
日本政府最终却选择成本最低、预计需要最多34亿日圆(1亿1300万令吉)的排海方案,将成本较其高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最安全方案抛诸脑后。
东电公司此前承认,经过净化处理的核污水当中的绝大部分放射性物质都可以清除,但是放射性物质“氚”没有办法清除。
鉴于日本政府和东电公司在事故处理和污染物排放方面曾有隐瞒行为,核污水入海可能对周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产生负面影响,一直引起多方担忧。
海洋生物累积氚
日本福岛大学教授柴崎直明指出,即使是处理水也可能含有超标的放射性物质,甚至是超标百倍的高浓度放射性物质。
《科学》期刊今年初亦刊文引述夏威夷大学海洋生物学家里奇蒙分析称,当局宣称经稀释处理的核污水较饮用水更安全,但其放射性物质浓度较自然状态的海水高出数千倍。如果将这些水集中在一个点排放多年,氚等放射性同位素完全可能在海洋生物中累积,透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
日本科学界和民间团体近年亦向日本政府和东电提出多种更为合理的方案,但都未得到重视。
日本原子力市民委员会就曾提出增设储罐、继续储存高浓度核污水,但日本政府对提议置之不理,还是选择了成本最低、危害最大的排海方案。
日本原子力市民委员会委员、化学工程师川井康郎解释,当局和东电可以对核污水采用砂浆固化作业,在混凝土坑内的砂浆会伴随时间推移不再具有流动性,其放射性也会自然衰减,对环境几乎无害,“核污水绝对不应被排放到海洋中,这种做法极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