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1日讯)沙地阿拉伯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此表示欢迎,并感谢中国促成两国对话。
中新社报导,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说,古特雷斯欢迎中国、沙地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地和伊朗达成协议,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
他表示,古特雷斯感谢中国促成沙地和伊朗两国之间的对话,同时赞赏阿曼和伊拉克等其他国家为此做出的努力。
发言人称,古特雷斯表示,沙地和伊朗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对海湾地区的稳定至关重要,他愿意通过展开斡旋,来进一步推动地区对话,以确保海湾地区的持久和平与安全。
中国、沙地和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三国宣布,沙地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大使馆和代表机构;强调尊重各国主权,不干涉别国内政;双方同意两国外长举行会晤,启动上述工作,安排互派大使,并探讨加强双边关系。三国均表示愿尽一切努力,加强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中美地缘博弈更复杂
台湾中央社引述美国《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斡旋伊朗与沙地这对伊斯兰宿敌复交,结束了长达7年的疏离关系,并震动了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
外交政策分析人士指出,这项意外发展让华府意识到,尽管美国在中东具有历史性角色,且有军事力量,但中国在中东的经济和外交力量正在崛起。
有别于过去北京所参与诸如伊朗核协议与限制朝鲜发展核武等会谈,促成伊沙复交让北京标榜的国际关系新模式取得实据。
美国在中东的军事、援助提供与政治影响力仍无庸置疑,但中国靠投资与基建快速扩张,成为中东的最大贸易伙伴,并凭借世界最大能源进口国拉近与产油重镇中东的关系,让自身角色更形吃重。
华府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非常驻研究员、精研中国区域影响力的以色列学者格林说:“美国曾是当地不可少的力量,但如今中国是中东不可或缺的力量,这是事实。”
中国上月底提出“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盼推动俄乌和谈,遭西方抨击无助通往和平。即便如此,这份12点声明文件获许多发展中国家买单,而北京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也更多。
曾任职美国驻中、驻沙使馆高层的弗里曼说:“连同这次伊沙复交与其他事情,这代表一味驳斥中国能成俄乌潜在和平推手是个错误。”
对美国也有潜在好处
不过《华尔街日报》认为,伊沙复交协议对美国也有潜在好处,因为更稳定的中东有助平息像也门等地的冲突,华府就能腾出更多军力转到亚太,吓阻中国耀武扬威。
格林指出,中国成功斡旋伊沙的真正考验,在于协议后续很可能因两个伊斯兰宿敌间薄弱的基础而破裂,“成功需很多因素累加,败事却只需一丁点原因”。
美国《纽约时报》则引述哈佛大学贝尔弗科学和国际事务中心沙地籍研究员阿利亚亚表示,伊沙复交协议反映中国在中东的战略影响日增,事实是中国已有诸多筹码应对伊朗与沙地的经济关系也极为深厚,“中东出现的战略真空,看来中国人已懂得如何充分利用”。
大西洋理事会中东计划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富尔顿指,中国有40%的原油从波斯湾进口,希望中东稳定。他说:“北京采取聪明作法,利用战略伙伴关系在伊朗与沙地厚植外交,不像美国只会拉一边打一边,从而制约自身外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