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培拉7日讯)挖鼻孔是个常见的不雅习惯,然而,最近却上升到“可能引发失智症”的程度。过去一周,大量的新闻头条都声称“找到挖鼻孔与阿兹海默症(失智症)的相关性”,著实令人恐慌,然而科学网站“新阿拉拉斯”(New Atlas)联系了的几位神经科学家后,认为此等说法过于危言耸听。
台湾中时新闻网报导,10月28日,澳洲格里菲斯大学发布了这则科学新闻,标题是“新研究表明,挖鼻子可能会增加罹患痴呆症的风险”,而消息来源是《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
确实有这篇报告,该研究是发现,一种叫做肺炎衣原体的细菌,在进入动物的鼻子里是,可能会感染大脑的某些部分。当这种特定细菌进入小鼠大脑时,会引发类似于阿兹海默病的病理症状。
先不论此报告的正确与否,显然该文的重点是“鼻子里的肺炎衣原菌,可能会向上感染到脑部”,这与挖鼻孔似乎没有因果关系。
新阿拉斯网站询问论文作者之一的圣约翰博士,他说,他研究的是鼻部感染与痴呆症之间的关系。“我们从没想过,痴呆症患者是否有鼻子受损的病例,所以我们不确定,但我们必须找出答案。”
圣约翰提出的假设是,挖鼻子会对你的鼻子内壁造成伤害,这可能会导致鼻上皮组织(nasal epithelium)遭到破坏,而鼻上皮位在鼻腔深处,它薄薄的一层,一但突破就直接到脑部底端。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一种化学物质来破坏该组织,做为类似于人类自然鼻损伤的模型。然后,大脑中的这些病原体会引发一系列事件,导致痴呆症。
然而,挖鼻能挖到什么程度,会深入到鼻腔里,还破坏到鼻上皮组织?对此,圣约翰博士承认“轻轻地挖鼻屎,可能不会造成影响,但如果你挖鼻直到流血,那可能就成问题了。”
新阿特拉斯再访问其他神经科学家、痴呆症研究人员,多数学者都认为过于荒谬了,他们甚至没兴趣回应,所幸,还有一些研究人员愿意做出说明。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威希尔是神经退化性疾病的专家。他说圣约翰认为“细菌感染可能在痴呆症中发挥作用”,此说确实是当下许多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的主题,但是仍然不是主流观点。
再加挖鼻视为罹患失智症的一个可能风险,在逻辑关系上又过于跳跃。没有证据表明,这种常见人类行为,在阿兹海默症上有因果关系,因为这个行为实在太常见了,要是真的有关,那么阿兹海默症应该更普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