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日讯)上海第一财经报导,近日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2020年中国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创1978年以来新低。同期中国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仅1.45‰,同样创下43年来新低。
台湾《联合报》根据这份年鉴指出,比起2019年,2020年中国全国人口净增204万人,而前一年增量还有467万,2018年则增加530万人。
中国人口专家、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院长董玉整指出,中国已经越来越接近于出生人口与死亡人口相交叉的边缘。
报导称,中国出生人口创新低,去年爆发的新冠疫情影响较大。中国人口学专业期刊《人口研究》近期一篇报告指出,2020年11月和12月中国的出生人口数量比起2015年同期大减45%以上。
研究显示,去年分月度来看,无论第一胎或第二胎,11和12月的出生减少都更为突出,反映出相当规模的人群自疫情暴发后有意识地减少怀孕。
文章指出,疫情对中国婚育的抑制性影响既全面又广泛。去年第一季中国婚姻登记对数下降45%,导致第4季出生人口数锐减,尤其是30岁以下人群的生育数量及第一胎的出生数量下降更为迅猛。
董玉整分析,疫情影响人们的生育活动,已成为全球现象。其原因大致有几方面:一是疫情期间不少人收入下降或工作没有保障,经济方面感受到更多、更大的压力。
其次,疫情带来的社会活动限制,影响了人们的直接交往,从而影响恋爱和婚育活动;第三,疫情导致对未来恐惧的心情,成为影响人们生育心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除了疫情造成出生人口短期大幅下降,第一财经指出,育龄妇女减少、婚育成本上升也是中国出生人口下滑的主因。
据中国民政部统计,今年前三季,中国结婚对数为588.6万对,比2019年同期减少了124.5万对,降幅达17.5%。董玉整指出,结婚人数下降对出生人口必然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专家:经济、文化作用的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报导,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表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自然灾害那几年,自然增长率最低的,“降得比较厉害”。
陆杰华说,现在人口数据还是“正”的。去年出生人口是1200万,今年要是低于1000万的话,那就有可能进入负增长。之前是预估2027至2030年才进入负增长,如果今年不增长,明年没有回升的话,可能就这两年的事了。
今年开放的三胎是否有起到作用,陆杰华表示,至少今年没有作用,5月放开,目前还看不出成效来。目前中国的年龄结构是底部在收缩,顶部在增长,中间靠近顶部的中年劳动力部分也在老化。这对人口红利、养老金、养老照料等方面都会带来持续性的挑战。
至于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他表示这是经济、文化作用的问题,看能不能通过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让生育率有所回升,现在生育、养育成本都比较高,要降下来,才能改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