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惹2日讯)印尼研究人员已发现对抗病媒蚊的方法,即培育携带一种细菌的蚊子,而这种细菌能防止骨痛热症等病毒在它们体内生长。
路透社周一报导,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是一种常见的细菌,于60%昆虫物种中自然存在,包含一些蚊子、果蝇、飞蛾、蜻蜓及蝴蝶。然而,据发起该研究的非营利组织世界蚊子计划(WMP)称,在携带骨痛热症的埃及斑蚊中没发现此种细菌。
WMP社区干部普万蒂说:“原则上,我们正培育‘好’蚊。”携带骨痛热症的蚊子将与随身带著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交配,这将产生沃尔巴克氏蚊——“好”蚊子。因此,即便它们咬人,亦不会影响到民众。
从2017年以来,WMP在澳洲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和印尼加查马达大学(Gadjah Mada University)进行一项联合研究,并于印尼日惹市的数个骨痛热症“红区”释放了实验室培育的沃尔巴克氏蚊。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在6月发表的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带有沃尔巴克氏菌的蚊子可将骨痛热症病例减少多达77%,住院人数则减少多达86%。
自2011年以来,持续致力于印尼消除骨痛热症计划的WMP首席研究员阿迪告诉路透社:“我们对这项技术充满信心,尤其是针对埃及斑蚊最大(感染)因素的区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数十年来,全球骨痛热症感染率快速上升,当前世界上约有一半人口面临风险。据估计,每年有1亿至4亿骨痛热症感染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