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尔21日讯)韩国国内自主研制的“世界”(Nuri)号运载火箭发射准备完毕,将于周四下午4时许(大马时间下午3时)进行首次发射。
据韩联社报导,这距离“世界”号运载火箭立项已有11年7个月,数百名科学技术专家参与其中,被评价为最具挑战性的国家研发项目之一。
“世界”号完全由韩国自主研制,三级火箭全长47.2公尺、重200吨。韩国于2018年11月28日成功将试验“世界”号火箭发射升空,并于今年3月25日成功测试一级助推器综合燃烧试验。
负责执行发射任务的航空宇宙研究院将从上午10时起,在发射指挥控制所待命。敲定发射时间后,航空宇宙研究院将提前约两小时加注燃料。届时,发射基地周边将实施陆海空管制。发射一小时前,将撤下起立装置,加注氧化剂。发射10分钟前启动发射自动运行(PLO)程序,进入发射倒记时。
确认各项参数正常后,第一级火箭发动机将按程序指令点火。第一级发动机推力达到300吨时,火箭发射升空。
据悉,“世界”号首次发射预定时间段在下午3时至晚上7时之间。若无异常情况,最有可能于下午4时发射。据气象厅预报,届时罗老宇宙中心所在地区的天气大致晴朗。
开启航太产业新纪元
台湾中央社报导,韩国“世界”号运载火箭若成功发射,将是全世界第7个成功独立发射中大型运载火箭的国家,为韩国航太产业开启新纪元。
韩国科学技术情报通信部长林惠淑在“世界”号发射前一天,于国会答询时表示,“无论‘世界’号此次发射是成功或失败,我们都正努力从中找出新的意义”。
她无法准确说出这次发射成功的机率,但无论结果如何,这次发射都有助韩国航太产业更活跃发展。
韩国曾在2013年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罗老”号,也是韩国首次成功自行发射火箭。不过,“罗老”号最核心的第一节火箭由俄罗斯制造,并不能称作纯韩制火箭。
周四发射的“世界”号为3节式火箭,目标将1.5公吨重的人造卫星,送至距地面600至8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世界”号全长47.2公尺,直径3.5公尺,重达200公吨,长度与重量都比长33.5公尺、重140公吨的“罗老”号升级不少。
不仅规模升级,“世界”号计划的指标意义在于“纯韩国制”。韩联社报导,“世界”号开发计划共有300多家韩国企业参与其中,代表韩国航太产业已准备好迎接“新太空”(New Space)时代,以往由政府主导计划方式将随国际潮流,转向民间主导。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包括涉猎化工、能源、国防产业的韩华集团,以及主要生产民用、军用飞机及卫星的韩国航空宇宙(KAI)。
KAI从2014年起参与“世界”号计划,负责管理300多家企业提供的零件及组装作业,也负责生产第一节火箭的燃料罐及氧化剂罐。韩华航太(HanwhaAeroSpace)则参与包括核心零件“75公吨液体火箭引擎”等引擎、涡轮分子帮浦、实验设备建造等工作。
据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资料,为研发最核心的75公吨级液体燃料引擎,前期研究历经16个月、10多次设计变更及约20次试验,才解决燃烧不完全的问题,从2015年至2020年间累计进行上百次试验。
而协助进行“世界”号燃烧实验的企业为专门生产铁路列车、军事产品等的现代Rotem。此外,这次发射架也是由同属现代集团的现代重工制作。
业界人士指出,就如同美国太空总署(NASA)将技术移转给民间企业后,促使美国相关企业成为国际宇航产业领头羊,韩国这次透过国内自有技术打造“世界”号,也为韩国正式打开宇宙开发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