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29日讯)在美国政治文化中,新总统就职百日是一个重要节点。但面对百年未遇的新冠肺炎大流行、经济困局和国会立法阻力重重,有美国媒体称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但也确实有为总统任期“定调奠基”的意味。
4月29日是拜登就任美国总统100天的日子。根据中新社记者陈孟统在“华府观察”的评论,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933年任职总统时提出“百日”概念成为后来衡量总统绩效的基本指标。
根据政治分析网站“FiveThirtyEight”的综合民调,美国民众给拜登的评分是“B+”。拜登的支持率过去3个月内在53%-55%之间浮动。同时期的支持率,除了高于特朗普,低于自1953年艾森豪威尔以来的历任总统。
在《今日美国》报看来,拜登上任100天以来,主要做了两件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扭转特朗普的许多政策。
恢复常态成下一挑战
据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拜登就任当天,美国有4400多人死于新冠肺炎,而到4月27日,数字降为800人。在这期间,美国的7天平均新增病例数从19万9000降至5万4000,新增病例数下降超70%。
加速和保障疫苗供应,是拜登政府抗疫的主要策略之一。在上任51天时,拜登将自己制定的百天一亿剂疫苗接种目标翻倍,并在4月21日提前完成。
美联社这样评价:“少说多做是拜登百日‘冲刺’的特点。”拜登采用了“低预期,高兑现”的策略,让自己的抗疫成效一再超过公众预期。
据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截至4月27日,美国37.8%的成年人口已完成疫苗接种。目前,美国疫情进入“僵持期”,防疫心理进入“疲惫期”,在民众疫苗接种意愿下降等情况下,如何让美国恢复常态成为拜登在下一阶段必须交出的答卷。
深谙“把事做成”道理
根据“美国总统研究项目”统计,截至4月23日,在拜登签署的40项行政令中,有19项是为了撤销特朗普签署的政令。不过,美国舆论也指出,白宫单方面的行政举措,并不足以成为最后的“政治遗产”。如果无法推动国会立法,未来的总统同样可以“反转”拜登的政策。
拥有超35年参议员履历的拜登,深知这一点。他曾说过,从罗斯福身上学到最重要的就4个字——把事做成。
在周三晚的首次国会演讲中,拜登清晰地展现了“纾困-就业-家庭”三大立法重点。在1兆9000亿美元(7兆7900亿令吉)疫情纾困法案“通关”后,拜登政府将力推“美国就业计划”和“美国家庭计划”,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刺激就业,并大幅增加医保、教育等公共福利。
自拜登就职以来,美国非农部门增加了120多万个就业岗位,但仍有约850万美国人失业,失业率比疫情暴发前高出约2.5%。美国《时代周刊》认为,拜登的数兆美元支出法案将是自美国第36任总统约翰逊时代以来,联邦政府对中低收入阶层最大的投资,有可能改变美国几代人的生活。同时,势必面临美国保守派对于联邦政府扩权的质疑以及共和党顽强的立法阻碍。
共和党人的拖延战术
而国会山的党派分歧依旧严重。据民调机构盖洛普的调查,尽管约30%的共和党人支持拜登的抗疫举措,但共和党内对他的总体支持率只有约10%。这也意味著拜登后续的经济、社会福利、气候变化等立法议程,在国会山的阻力只会有增无减。
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泽克尔评论指,尽管拜登所在的民主党在参众两院均保有微弱的多数席位优势,但要想确保议程得到通过,这种优势远远不够。拜登的改革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共和党人威胁要动用拖延战术,破坏他的立法目标。
《华盛顿邮报》指出,相对于内政成型的政策思路,拜登政府在外交领域尚未建立新的战略。不论是宣布从阿富汗撤军还是重返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美国外交的重点仍是“修复”。但拜登面临的挑战是,衡量美国总统的标准往往是看他们如何应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件。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NPR)评价说,无论是好是坏,庆祝新总统就职百日已成为华盛顿历史悠久的传统。这个时间节点的关注度很高,没有太多实际意义,但也试图释放和观察拜登新政府的执政目标和基调。
从周四开始,拜登与副总统哈里斯将分头踏上赴各州推介立法计划之旅。在优先事项和分裂民意之间,拜登想要“把事做成”,挑战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