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4日讯)中国考古人员经10年努力,勾勒出楚长城绵延300公里的分布路线,并断定楚长城修筑年代为春秋时代中期,证实楚长城是中国境内最古老的长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自2008年以来承担楚长城资源调查项目。
新华社报导,考古项目负责人李一丕指,楚国当年兴建长城,既是北上问鼎中原的跳板和基地,又是防御中原诸侯南下的屏障,军事战略意图所指的方向特别明显。
报导指,考古人员对楚长城的人工墙体、关隘的关墙、城址、烽火台、兵营、古道等进行考古发掘。当中出土的陶鬲、陶盆、铜镞等遗物,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时代中期,与记载长城修筑时代一致。
文献记载,该长城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西部、北部、东部边缘地带及信阳大别山一线。该长城是目前已公布长城中位置最靠南,也是唯一位于秦岭淮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南的长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域气候,形成特有的建筑构造。
据考古发现,楚长城人工墙体底部,有大规模堆积炭化木棍。这种炭化木棍由人工烧制而成,具有防潮的干燥作用。这在中国已公布的长城中,是绝无仅有的案例。
李一丕表示,这种修建规律和特点,显示楚长城较强的军事实用性,与农牧分界的燕、赵、秦北长城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