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2日讯)台湾最高法院周五驳回被告的上诉,判处在台北捷运列车内随机杀人的大学生郑捷死刑,全案定谳。据报,他是台湾两年来首名被判死刑定谳者,成为第43名待枪决的死刑犯。
综合报导,郑捷前年5月21日在台北捷运站随机杀人,造成4死22伤,在一审和二审皆被判死刑。台湾最高法院本月7日第一次传讯郑捷,召开生死辩论庭,并宣布周五上午10时三审宣判定谳。而最高法院在周五的终审判处郑捷4个死刑定谳。
最高法院合议庭庭长陈世淙宣判后,特别解释5点维持郑捷死刑定谳的理由。首先,法院认为警方在现场拘捕郑捷,是现场被捕的现行犯、罪证明确,而他行凶时没有《刑法》第19条所述的心智缺陷或精神障碍,让他可以减免刑责。而他犯下的罪行,案情严重,若不判死刑不足以彰显正义。
法院又强调,台湾目前仍维持死刑,郑捷所犯的罪行符合联合国《公民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所定的“最严重犯罪”,情节也达最严重程度,判死并无不当。
废死需全台达共识
台湾社会目前热议是否取消死刑,法院认为是否废除死刑为公众的言论自由,应相互尊重,废死需全台达成共识,并经过立法进行,虽然联合国的两份公约是以废死为目的,但法院仍应依法审判,不能回避。
郑捷的辩护律师梁家赢表示,对郑捷被判死刑的结果,觉得很遗憾。他又质疑,此判决恐有瑕疵,未考虑郑捷被精神鉴定出罹患葛瑞夫兹氏症的结果。他说,收到判决后,将审慎研究有无提起再审、非常上诉或释宪的空间。
郑捷在本月7日的生死辩论庭中,一反过去寡言,说出三点心声。他除了向死者及被害人家属说“对不起,我做错了”;原本想说早点被判死刑枪毙算了,但不想让律师的努力被白费,转而配合策略,希望透过律师的努力,让法律往好的方向发展。
郑捷又以监所内所见所闻痛批,矫正署应该改名叫惩罚署,把收容人变成人型废弃物,做高劳力、低智商的加工品让手指变形。
至于民事部分,郑捷被北捷、被害人及家属求偿逾1亿2000万新台币(1449万令吉),其中死者潘碧珠的先生邱木森及10名伤者部分,已判决赔偿3091万多新台币(约373万令吉)定谳,但郑捷至今并未作出赔偿。
死者家属:司法仍有正义
另一方面,案件死者潘碧珠的丈夫邱木森说,结婚40多年,现在回家只剩自己一人,觉得空虚、难过,因此会向她说“你的不幸,司法已替你争取到公平审判”。
台湾中央社报导,邱木森也到场聆判,事后他表示,非常感谢法官能够维持原判,想必受害者一定也会感到欣慰,也希望政府能够汲取这些不幸事件的教训而有所作为,例如能够加重其刑等,遏止类似事件再发生。
邱木森感叹,和老婆结婚40多年,现在回家后觉得空虚、难过;他也说,返家第一件事,就是在老婆遗照面前向她说,“你的不幸,司法已替你争取到公平审判”。
邱木森话锋一转,批评郑捷和家人自案发后迄今仍未道歉,加上郑捷开庭时也一心求死,所以他相信司法仍有正义。
另一名案中死者张正翰的母亲张素密未到庭听判,她透过亲友得知郑捷判死定谳的消息,之后禁不住泣诉,“我不敢去听结果,我不敢看,太可怕了”。她慨叹,真正的公平正义,也唤不回孩子,希望能够唤起社会民心,让社会安定一些。
张素密又说,这几年来,每一刻都很难熬,为人父母的,孩子是心中的一块肉,无缘无故,一个完整的家庭,就这样分崩离析,“如果你问我会不会原谅郑捷,必须要先问他的父母,愿不愿意原谅他”。她说:“口头上说原谅,但内心做不到,我说不出口将心比心,我的心真的很痛、很痛。”
张正翰为台南成功大学企业管理系硕士班学生,案发前北上面试找工作,原本要参加国泰世华银储备干部最后一关面试,却在捷运站不幸遇害。验尸报告显示,张正翰遭郑捷一刀刺穿左腹,伤及脾脏,疑因内出血,失血过多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