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6日讯)许多民众在上周日清明节扫墓祭祖。中国的民俗学者王娟表示,古时清明节前后会荡秋千、放风筝、踏青,还有大臣称“民间清明游乐行为不可控”,可知那时清明节并不是悲伤的节日。
据中新网周一报导,王娟“还原”古代清明节。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宋朝以后,由于时间上相近,清明逐渐纳入寒食节中的祭祀习俗和上巳节“上巳春嬉”的节俗。
清明前后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
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而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机会,因此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放风筝习俗
王娟表示,清明节恰好在春天,按照自然规律,春天与生育繁衍有关,因此以女性参与为主。
古时清明的很多游戏活动都是以女性为中心,比如踏青、荡秋千等等,甚至用脚踢球的“蹴鞠”多数时候也是女孩在玩。此外,清明节还有放风筝的习俗。女孩们多把不愉快的事情写在风筝上,让烦恼随风而去。
至于扫墓的习俗,王娟认为,在古代那其实只是清明节活动的很小一部分。有的地方会在祭祖的时候蒸很多小馒头,形似燕子,仪式结束后分给孩子吃,带有迎春的意思。
古代人扫墓还会吃鸡蛋,王娟说,这跟西方的复活节很相似,鸡蛋也意味著孕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