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

(台北1日讯)脑退化症会使患者记忆和认知能力逐渐衰退,全球有超过5500万人受其影响。根据世卫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每年全球新增病例将近1000万名。如今,已确认该疾病与一些风险因子有关,例如抽烟、肥胖、饮酒、教育程度、忧郁、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听力受损等。

近日,台北荣总神经内科研究医师廖谊佳表示,“大脑抵抗力”这个新名词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重复学习新知识,对事物是否保持好奇心。若发现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的兴趣降低,或者刚做完的事情很快就忘记,甚至无法学习新事物,这可能代表大脑正在逐渐退化。

台北荣总神经内科总医师朱傛华也指出,大脑抵抗力的不足确实会增加失智的风险。进行一些高风险活动,例如饮酒抽烟,或是缺乏动脑活动,都会降低大脑的机能,造成退化,进而导致失智症风险增加。

神经病学期刊曾刊登一项研究,显示如何预防脑退化症。该研究采样了英国生物样本库中50万1376位参与者的医疗保健数据,年龄平均为56.6岁,追踪时间平均达10.7年。研究观察了不同形式的活动对失智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经常运动、参与家务、每天探望亲友等活动,有助于降低失智风险。

台北荣总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副教授王严锋也进一步指出,大脑的功能,如记忆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会随著年龄而减退。他举例表示,大脑的能力就像是银行的帐户,年轻时存的越多,老年时花费的速度就越慢,因此在年轻时就要储备更多大脑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朱傛华表示,如果想观察自己的反应能力,有些比较直观的方法,比如去接收新的知识,或使用手机这些比较生活化的事情。

另外,医生们还提醒大家要保持规律的有氧运动,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大脑血流量,减少认知衰退与年龄相关的问题,同时运动也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延缓大脑中的氧化损伤。多运动还可以避免高血压、忧郁和心血管疾病等问题,进一步降低大脑提早衰退的风险。

台北荣总神经内科的郭慈安教授建议每天进行一些脑部的敏捷度操练,例如一分钟内试著说出12种水果或者每天固定要做的12件事,这些都是有益的训练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动脑、运动和社交是预防脑退化症的重要方法,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并实践这些习惯,让大脑保持灵活且健康。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狮城警公开偷窃画面 寻找16人助查

阅读全文

治安队攀屋顶擒“飞天贼” 屋主拒报警仅能无奈放走

阅读全文

【郭素沁接死亡恐吓】隆总警长:勿揣测案情以免引起恐慌

阅读全文

抨KTM狂欢派对“不道德” 伊党促政府调查为何获批准

阅读全文

蓝色流星划过 光芒划破夜空【东方头条】2024-5-20

阅读全文

伊朗总统外长坠机罹难【东方头条】2024-5-20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冯提莫罹甲状腺癌末期 医示警这6症状:声音沙哑也要小心

健康

“中国第一网红”冯提莫因《学猫叫》爆红进军演艺圈,周一(24日)突然公开自己罹患“甲状腺癌晚期”,并贴出躺在床上的病容照...

阅读全文

澳洲拟用袋鼠肌腱 修复人类韧带

健康

人类不断追求医学突破,过程中经常仰赖动物作为重要的智库,美国在2022年完成首例猪心移植人体的手术,虽然该名患者在2个月...

阅读全文

大汗淋漓喝冰绿豆汤吹冷气 男子隔日睡醒中风了!

健康

中国浙江省一名男子晚上工作结束回家,喝下了冰镇绿豆汤后回到房间睡觉,隔日醒来,却发现自己的一侧身体不灵活,说话也不流利。...

阅读全文

睡觉喜欢高举双手 医生:恐患“这类疾病”

健康

睡眠姿势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在睡醒后发现双手举起或采取奇怪的姿势。医学专家指出,这些睡姿可...

阅读全文

听信算命师“鼻毛外露会漏财”全剪光 医生:鼻过敏更严重了

健康

台湾一名男子因听信算命师说“鼻毛外露会漏财”,为了省麻烦决定将鼻腔内的鼻毛全部剪光,没想到原本控制良好的鼻过敏问题又严重...

阅读全文

“钢牙”即将被淘汰? 传统牙套与隐形牙套优缺点

健康

“四眼钢牙妹”是一贯电影里丑角的形象,仿佛只要戴上牙套就会和“丑”连上关系,导致很多人即便面对牙齿不整齐、龅牙等问题,也...

阅读全文

男童食不下咽瘦4公斤 医要求增胖竟“不药而愈”

健康

台湾一位11岁的男童3个月瘦了4公斤,食不下咽,胃胀难忍,父母以为小孩得了厌食症,医师诊断,该男孩罹患了上肠系膜动脉症候...

阅读全文

办公室4处容易“养细菌” 医生:第一名几乎没人清洁

健康

细菌无所不在,台湾重症医生黄轩指出,表面看起来乾净的办公室可能比想像中还要脏,而饮水机的出水口更是办公室细菌量第一名,每...

阅读全文

“饭比菜更易坏!” 肾脏科医生:当心“炒饭症候群”

健康

现代人常说隔夜菜不健康,但肾脏科医师江守山表示,经过研究发现,煮熟后的青菜置于冰箱,隔夜并不会产生毒素,米饭类反是更容易...

阅读全文

长期不放屁很危险!医示警危险讯号:恐染3疾病

健康

台湾重症专科医生黄轩指出,正常成年人的放屁次数和气体量会因个人差异、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但平均每天放屁的次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