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你是不是也幻想著自己上学的地方能与卡通里的情景一样,被大自然环绕,有山有水,还有可爱的小动物。然而一切不过是自己的幻想,回到现实,大家还是不得不背著笨重的书包到被建筑环绕的学校上课。
2019年,首都吉隆坡出现了一所建造在森林里的学校,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学习,光是想象就已感受到那种美好。有别于一般传统学校的“乖乖上课”,这里的孩子三五不时就到户外上课,偶尔也会爬过山丘到后山上课,或到水池里泡泡脚,尽显华德福教育的特色,将大自然纳入学习中。
“我和太太都是传统学习体制下的学生,刚开始接触华德福时,听闻它没有考试,也一度有过质疑,是太太坚持带孩子去上课,我才慢慢了解。”吉隆坡施泰纳学校(Kuala Lumpur Steiner School)是由黄晓斌与太太苏诗云创立,两人因大儿子在学习上的转变而开始接触华德福。他指出,大儿子原本喜爱唱歌跳舞,也会作诗,但进入华小后,学习能力越来越慢,观察力变差,就连性格也从外向变得内向。看著孩子的转变,两人开始思索教育问题,最终选择将孩子转到国际学校。
国际学校校风虽然较为自由开放,但两人觉得大儿子仍未恢复到儿时开朗、活跃的状态。苏诗云只好继续寻找其他教育方式,发现华德福崇尚主题教学,因而开始让孩子去上周末课。“孩子原本对人文、地理不感兴趣,但这里的教学激发了他对这些科目的兴趣。”苏诗云解释,这里的教学方式与学校完全不同,传统教学中的各个科目都是独立的存在,而这里会以一个主题贯穿各个科目。以“古希腊”为例,孩子们会透过这个主题,深入学习历史、地理、语文等。他指出,华德福的教育主题广汎,会用不同的主题激发学生去思考。“我儿子上中学后,还会跟我讨论资本主义这些很严肃的课题,他懂的可不比我少。”
从了解到开办学校
早期为了送孩子去上周末的华德福课而牺牲了每周回乡的时间,黄晓斌难免会有怨言,但太太一再坚持,他也只好妥协,甚至上网查看更多文献与资料,了解它的理念。“老实说,我也怀有过:“真的可以吗?”的想法,但看越了解,我就越认同。”后来,他们也将女儿直接送到华德福学校。
本地华德福学校的选择并不多,尤其符合其教育理念——亲近大自然的学校更少。黄晓斌于是有了大胆的想法——开设一家在市中心的森林学校。作为建筑师,黄晓斌对城市里空置土地有一定的了解,加上曾接触这里的地主,很快就锁定地点。“虽然是在大道旁,但一点都不受影响。这里即符合了大自然的需求,也方便家长载送。”身为家长,他深深理解家长们因载送问题而无法将孩子送到理想中的学校的困难,因而在选址时就锁定在市中心。
校园里的课室依山而建,黄晓斌善用自己的专业,尽量保持大自然的原貌,将排水道改造成美观又实用的小水池,亦将老建筑改造为树屋课室。有些课室建立在山上,需要爬过小楼梯才能到达,足以让孩子们在学校里“放电”。“这里有很多昆虫,孩子们都不怕,反而上了大自然课。”走在楼梯间,树上忽然掉下昆虫,记者一惊,苏诗云笑说这对学生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了。
偶尔,老师也会带孩子们到校园的后山上课,在大自然里学习。不过,如今看见的校园不过是这座山的一小部分,碍于资金与人手问题,黄晓斌说后山还有很大片的森林仍有待发展。
没有考试的全人教育 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华德福教育注重身心发展,因此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每7年为一个阶段:
0-7岁 :意志力发展
8-14岁 :情感发展
15-21岁:思考发展
黄晓斌解释,0-7岁的孩子应启发其感官应用来感受周围的世界,五感的体验会进入潜意识,在有需要的时候就能发挥出来。譬如老师在教导孩子们做手工的同时也在歌唱,手指的动作技能会刺激脑部发展,而歌声能滋养内心。这看似平常,但在孩子心底也埋下一颗种子,无意识地学习起来。
第二个阶段应注重生理与心理成长的平衡,在华德福教育中,孩子应该在掉第一颗牙后才开始学写字。“现在的家长很担心输在起跑点上,现在年代已经不同了。以前我们念书的时候,没有谷歌,所有东西都需要死背,但现在想知道什么,只要上网都能查得出来。其实,我们真的还需要这样的学习方式吗?”黄晓斌认为,现代教育不应只专注在知识内容,而是启发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用情感去感受不同的事物。
他以四年级生其中一门课“动物”为例,老师在教导孩子认识动物时,不会让孩子直接看图片,而是先形容动物的习性、饮食习惯、居住环境等,让孩子们猜是什么动物。当孩子回答后,再画出这个动物,孩子们就会对这个动物开始感兴趣。“当时教的动物是箭猪,我告诉孩子学校山上有箭猪,他们就开始很兴奋,很想去看看箭猪。这个时候老师再让学生回家去搜索更多箭猪相关资料时,学生们是带著好奇的心情自发去了解这个动物,而不单为了记住老师教导的知识。”启发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让他们爱上某件事物,然后自主去学习。“教育应该让孩子发现美,因美丽而赞叹,因赞叹而感动,因感动而自主学习。”
15岁开始是孩子智力的发展,已能思考抽象概念的知识,包括数学、科学、化学等。前面14年铺垫的学习,到这个年龄层时会被激发,黄晓斌的大儿子亦是如此。“他在这个时候可以跟我讨论时事、政治、经济,有自己独立的看法。”他指出孩子在这个阶段会把大量的哲学、科学、数学等运用在生活上。
提及华德福教育没有考试会否让家长感到担忧,他则认为选择将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的家长必定也是认同这个理念,或抱著试一试的心态。“没有考试不代表没有学习。”据他所了解,不少华德福学生在毕业后进入象牙塔,也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也有家长选择在完成小六后送孩子到体制学校,并无发生适应不良的情况。“不少华德福学生被世界顶尖大学录取,家长无需担忧这一点。”
创校后更快乐
“我从来没有这么轻松、平静和开心。”创校后,黄晓斌需要兼顾建筑事务所以及学校,但他认为这并没有让他自顾不暇,反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快乐。与太太共同创校使两人之间的话题变多了,不再局限于孩子和柴米油盐,反而经常讨论学校的事务以及两人的共同理想。他笑言,创校后自己对工作也变得更有热诚了。
相对于自己,他认为愿意顶著身边人的质疑声,将孩子送到这里来上课的家长更有勇气。“我们讲求全人教育,孩子6、7岁才来学写字,学校没有考试,很容易被身边的亲友质疑,要挺过这些并不简单。”他庆幸这里的家长都是志同道合的人,热爱大自然,也愿意花时间配合学校的活动。他分享,家长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而经常会办涉及家长的活动,让他们参与其中。
“孩子们就像是一朵花,看著他们成长,内心是很感动的。”作为创校人和家长,他认为在孩子成长的同时,家长也会跟著成长,而他也依旧不断地学习。华德福教育共有12年级,目前学校仅有6年级,两人期盼能继续办到12年级,陪伴孩子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