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1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日前突然U转,宣布延后对全球90多个国家加征对等关税,尽管外界普遍认为这是政治谈判的手段之一,但拉曼大学经济学教授黄锦荣分析,特朗普此举与其说是策略性让步,不如说是受到美国债券市场剧烈反应所逼。
黄锦荣今日作客AI FM与《东方日报》合作的电台节目《爱东方聊天下》时指出,早在去年竞选期间,特朗普已明确表态,一旦上台将对全球征收10%至20%的关税,对中国更是高达60%。因此增加征收关税不令人意外,而是履行选举承诺。
然而,他指出,值得关注的是,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在4月初关税政策公布后快速飙升,从3.9%升至4.5%。这一变化代表,即便一向被视为“全球最安全资产”的美债,也出现市场信心动摇的迹象。
“如果这样的情况不受控,美国可能会面临系统性金融危机,市场的流动性会突然蒸发,那就是金融市场的‘核弹’。”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于4月9日凌晨宣布延后部分关税措施,并非因将与各国领袖展开谈判,而是为了缓解金融市场的压力。
“大家可以多留意,美国债券市场的反应,便能大概知道这项政策接下来会是先暂停或是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施压却未见松动,甚至呈现加码情况,黄锦荣认为,这反映出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在持续升温,并非单纯的谈判技俩,而是意图透过关税重塑全球贸易规则,将全球供应链导向“美国优先”的路径。
“这就是典型贸易战一来一回的方式。”
“不过这次不同的是,这场关税战已经不只是针对中国。我在面子书上也写过:‘It goes beyond China’。这场战争,是特朗普想要重新塑造一个符合自己规则的全球贸易秩序。”
他也补充,这场关税战不限于国家层面,未来可能扩展至特定产业,如钢铝、制药厂等。
“企业最怕的就是不确定性,若关税政策朝令夕改,将严重干扰全球商业布局与风险预测。”
【爱东方聊天下】应对美国关税政策
主持人:恩慈
嘉宾:拉曼大学经济学教授黄锦荣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