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转变与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习惯及素质。在这个21世纪,我们身边几乎无时无刻都有科技产品的存在,许多行业也趁此寻出商机,将原本的传统销售及营运模式搬上网络大市场。
网络化让许多传统行业面临转型的分岔路,在转型过程中,不少人往往感慨要求革新就得舍弃传统,而追求传统就成为创新的包袱,另外很多领域还在传统与创新中寻找一条平衡的道路。
那究竟传统是创新的绊脚石还是基石?两者是否能够并存?资深文化创意产业与人力资源咨询顾问陈明发认为,进行创新不需要摒弃传统,反之,传统是创新的基础。
他指出,人们应该莫忘初衷,无论是哪一种行业,都要铭记行业提供产品及服务的最初精神,因此就算对该领域进行任何创新改革都不会失去该行业的存在意义。
他举例,教育这一个最古老的传统领域,该领域的最初原意就是要传承文化及造就下一代,这一代一代人努力累计下来的传统精神,无论怎么创新都是不会改变的。
他说,随著不同的年代,推动及进行教育的方式是有必要不断创新及转型的,否则我们现在还是像古代的私塾一样上课。
改造意味有所不足
“而且在不断创新过程中,现今有的父母已脱离正规学校,转入在家教育(Home Schooling)的教学模式,但不管怎么改变教学方式,教学的精神及文化传承,造就新一代的传统精神,仍是不变。”
他解释,从一般人比较容易接受的角度来说,创新是一个关于改造的概念,若任何东西、组织开始进行改造,就意味著这个传统已有所不足。
他说,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是值得人们尊重的,因为这些行业具有反省及自觉性。
顾客群不同传统与革新并存
雪兰莪资讯科技与电子商务理事会(SITEC)执行长杨凯斌指出,只要各行业的核心价值不变,传统与创新是能够同时存在的。
他举例,传统咖啡店所泡的咖啡味道香浓好喝,但单靠一个人泡咖啡是无法扩大规模,以应付更多的顾客群,因此经过创新以后,出现了连锁咖啡店,再经过转型后可转换为机器泡咖啡、物联网或中央厨房的方式来经营咖啡店。
不过,他指出,不是所有人都喜好这样的创新模式,部分人士还是会选择怀旧的手泡式咖啡,传统与革新模式都各有自己的顾客群,因此,不管怎么改变市场行销方式及包装,只要抱有最初精神,传统与革新是可以并存。
此外,电子商务普及化会导致许多传统实体店无法与网络店竞争,陈明发认为,其实不然,因为顾客对产品及服务的要求不同,有些人需要看了实物才会选择要不要购买,而也有部分顾客是不看实物都可以购买,各有所好。
杨凯斌以服装业为例说明,服装不再只是人类用来遮羞的物品,它已经是一种时尚及代表著个人品味的物品。
他表示,虽然网路服装店在售卖服装时写明了服装的设计方式、布料、材质等,但对于部分想要体验穿上服装的感觉的人来说,他们不会选择在网店购买。
偏离传统精神将被替代
创新的出现常常会与传统摩擦,引起秉持传统人士的反对,就好比手机召车应用程序优步(Uber)及Grabcar在受到大众广泛使用的时候,许多德士司机出来抗议。
陈明发强调,回归于德士行业及手机召车应用程序最初的精神,都是为乘客提供服务,而传统并没有妨碍德士行业的运作,是司机自己的态度偏离了传统精神,引起顾客反弹。
他说,优步及Grabcar还未出现的时候,德士司机因在行业过于安逸,提供服务时开始挑三拣四,近的不载、胡乱开价且态度变差。
“是传统德士司机脱离了最初服务乘客提供交通方便的传统精神,因此别人(优步及Grabcar)利用另一个方式来为顾客提供交通服务时,顾客就变相选择了手机召车服务。”
杨凯斌指出,创新与传统并不是对立的模式,人们很多时候可利用科技创新来加强传统行业的效率。
他表示,台湾出口的兰花通过包装及生物技术来计算兰花开花的时间,将原本还未开花的兰花出口到外国,并在抵达目的地时,准确地让花呈现最美的盛开状态,供顾客购买。
值得一提的时,我们经常在服装秀看到一些设计师设计出一系列超前卫的时装,让人直呼不可能穿出门。
陈明发认为,这种创新概念的用意其实是在试探人们对相关概念接受的程度及喜好。
他指出,许多汽车制造厂也设计出超高科技概念车,目的也是要测试人们对汽车性能的需求,并加以组合推出新款汽车。
杨凯斌也表示,美国近年来推动到火星探险研究计划,虽然计划成功不会带给大众太大的利益,但许多在探险火星研究计划中所研发的科技,是可以运用在民用的科技中。
开讲嘉宾:资深文化创意产业与人力资源咨询顾问陈明发博士、雪兰莪资讯科技与电子商务理事会(SITEC)执行长杨凯斌
电台主持人:谢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