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结束前的最后一周,一群巫裔男女青年冒险攀爬上怡保江沙路“怡保”(IPOH)字眼标志,此事不仅在社交媒体上遭到网民疯传,报导由于攀爬装备看似不完善,这起事件也闹得沸沸扬扬,引起许多争议。
在去年12月31日,优管(Youtube)上也广传一部长1分钟22秒的视频,片中可见一名男子在怡保吉灵当,疑似徒手攀上一座用于兴建高楼的吊机上,而今年1月7日,一名网民也在社交媒体上传青年攀上沙亚南体育馆顶上吃椰浆饭的照片。
针对这一波又一波涉及青年的冒险事件,许多网民在看过相关照片及影片后,都非议该群青年为了博宣传而罔顾生命,部分网民则表示担忧青年们的安全。
本期《东方热话》邀请了马来西亚注册及执证辅导员刘国南,以及州议员助理胡华彬,一起探讨有异于主流文化的“青少年次文化”。
谈及这股青少年次文化的风气,刘国南指出,“次文化”在现今的社会尚是比较新的字眼,一般在香港及台湾较广泛提及,其意思为非主流文化,换言之当你做了一件大部分人不会去做的事情,那别人自然就会把你归为次文化。社会需要创意
他表示,次文化指的不一定偏向负面,皆因许多主流文化都是由次文化开始,就以“饶舌”(Rap)这种音乐风格为例,大部分人都会认为很奇怪,为何不能正经唱完一首歌,可是看现今社会,大家唱歌时也都跟著一起饶舌了。
对此,胡华彬则认同该群青年的做法,他认为,次文化未必是错,做人也不应过度循规蹈矩,况且这起事件也让怡保一夜爆红,有助宣传州内的旅游景点,加上该处的怡保字眼告示牌具有代表性,当地甚至有潜质打造为旅游胜地。
“社会需要创意,若一个社会的市民过度随波逐流,如此那些不被社会认同的人就会活得很辛苦,在面对社会缺乏包容心的情况下,他们不仅会感到自卑,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因为产生忧郁而萌起轻生的念头。”
跳出框架思考做新尝试
刘国南直言,许多人都把有为青年定义为循规蹈矩,做事一板一眼的人,但其真正的含义是否如此呢?如果一直都是维持著这说法,年轻人就永远都不会有所谓的突破,只能继续地呆在其“框框”内。
“在这社会,我们时常会跟年轻人说‘你一定要与众不同’,惟社会及长辈却没告诉年轻人要如何与众不同,直至现在年轻人开始跳出框架思考,尝试别人不敢做的事,却引起各方热议。”
他认为,其实“与众不同”这字眼挺矛盾,社会希望年轻人有所不同,可一旦他们做出不一样的事情时,大众会不会接受他们的不同,又是另一回事。
他说,俗话说“只有那些冒险爬得更高的人,才能够知道他能够爬多高”,因此他并不会反对时下的年轻人去冒险,惟当年轻人在冒险时,其实需勇谋兼备,除了有勇气挑战外,在突破自我时也应顾及别人的感受。
“换言之,年轻人要有所突破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做出有意识的选择而非一味地跟风,以创造自己生命的故事。”
谈及包容及接受次文化会否将之推向主流文化,胡华彬不排除这可能,不过他认为,人们不可能为了避免一些事发生而什么都不做,如过马路有危险,难道一辈子就完全不过马路吗?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危机的存在。
胡华彬说,纵观如今的社会,其实冒险精神仍很低,所以社会也没什么突破,其实主流文化都是从次文化开始,相信只要在教育灌输方面做得好,次文化带来的正面影响远胜于负面影响。
渴望与众不同 希望获肯定
刘国南认为,从辅导的角度去看次文化,每个人内心都有一座冰山,冰山内最深最底层的东西就是他们的自我价值观,他们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价值观,甚至为自己做的事情感到骄傲,当然也希望能获得别人的肯定。
“一般属于次文化类型的青少年,都会以行为来表现自己,如他们会对自己有所期待,渴望自己与众不同,惟他们的期待可能会与社会的期望形成落差,这时许多人就会用不一样的眼光去看他们。”
胡华彬认为,主流文化偶尔也未必属正确,就如主流文化所规定的“正式”男女穿著,并不代表穿著与主流文化不一样即属次文化的人,就应被定义为坏人或会伤害别人,所以社会在这方面有必要以成熟的思想去诠释。
他说,当他看到相关照片时,该群青年很敢于找一些不同的观点,皆因从上、下瞭望的视角完全不同,其实社会就是需要这种人,找出不同的观点,以不一样的角度看待事务,以扩展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