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讯)过年前扫尘除垢是华人传统习俗,也是现代人与旧物“断舍离”的日子。惟,随著网购便利和时尚潮流日新月异,被丢弃的衣物也随之增高,单单在同一区的回收站,于12月首2周的衣物回收量就高达900公斤!
慈济位于大城堡的义工队接受《东方日报》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居民对于回收的知识明显提高,收到非回收物的机率也减低。不过网购便利也制造另一波垃圾,例如包装纸盒、旧家电以及不适穿的服饰单品等。
黄彩芬(50岁,环保志工)表示,每年的农历新年前夕,位于大城堡的回收站都会迎来大批回收物,比起平日的数量高出3倍。其中旧衣服更是堆积成山,不少义工更是在除夕赶工,才能安心过节。
“华人习惯在农历新年前大扫除,并丢弃大量旧物。但许多人都抱著最后一分钟的心态,所以回收站往往会在佳节前几天出现回收物暴增的情况。”
她指出,设立回收站的目的是减少垃圾,但获准条件是保持回收站的整洁,所以热心的义工得时常清空回收站,以确保不被当地居民投诉。
“如果任由回收物放置在回收站门口,清洁工或是外劳或会随意翻找,而且(回收物)量一多,担心会影响市容。”
她说,当地志工一周工作2日,外加每月的环保日,平均每个月工作9至10日。不过农历新年前2周,则需每日加班。
她坦言,现代人工作忙碌,或因平日无暇进行大扫除,才会趁著佳节前的空档清扫家里。不过民众日常便可养成定时清理家居,就能避免有关情况发生。
她透露,位于大城堡的2个回收站,在今年3月至9月份期间,收到的旧衣物重达1800公斤。在过去11月份便收集了超过2吨的衣物,而本月不及2周的数量竟达900公斤,故相信在来临的农历新年前10天,数量会直逼3吨。
购物前考量“需要”
除此之外,她指出,为了应付双11和双12购物节,更特别安排志工专门处理包装纸盒,即让胶带和纸盒分解,以免在循环过程中破坏机器。
她补充,包括气泡纸在内的部分塑料袋仍可以回收,惟网购使用的深色包装袋则除外。
另外,陈丽香(51岁,环保工作者)也说,旧电器也是主要的回收物之一,特别是古老式家电以及损坏的家电。
她说,随著科技发展,许多新型和多功能电器推出后,不少旧电器便被淘汰。
陈凤仪(58岁,环保志工)也提醒大众,网购固然便利,惟响应环保,在购物前若能以“需要”为考量,而非“想要”,则能减少盲目购物。
容器洗了再丢 减轻志工工作
文明做环保,减轻环保志工的工作!
黄彩芬指出,近来手摇饮盛行,更引起排队潮,不过同时间亦制造大量塑料吸管和塑料杯。
她解释,大部分的奶茶杯皆为一次性使用,故无法回收。同时亦赞成业者推行环保计划,鼓励使用回收杯承载饮料。
与此同时,她指,不少饮料店应市场需求而留下大量鲜奶盒,许多商家也参与环保,把盒子投放到环保箱。不过未经清洗的饮料盒易发臭,并招来昆虫。
从事环保工作13年的陈凤仪则呼吁大众在简单清洗饮料盒或食物容器后,能让回收工作事半功倍。
“参与回收处理的志工大部分为老菩萨(乐龄人士),他们常常徒手处理肮脏的回收物,若大众能做多一个步骤,这些老志工则可避开难忍的气味。”
除此之外,陈凤仪指,回收工作亦有季节性之分,即学校假期、购物节、圣诞节和农历新年。以学校假期为例,则会收到较多作业簿及书本回收。
她说,为了迎接新学年,许多小朋友都会丢弃旧书籍,而该单位会在分类时,会把有用的书籍整理后捐助给难民学校或是贫困家庭。也说,旧衣物除了会捐给有需要的人,看似崭新的衣物也会以二手价售卖,所得善款会用作慈善用途。
她透露,售价数令吉的二手衣,对于一些低收入家庭不仅是福音,同时还能把善心延续下去。
“曾经有者在我们的二手市场一口气购下10双二手拖鞋,询问对方用意后,原来是为了捐给清真寺。”
她亦举例,一些民众在了解二手衣的慈善意义后,会支付高于商品价格的金钱,把多馀的钱当作乐捐。
另外,慈济环保组织近年来也积极走入校园以及工业区,讲述环保资讯,同时也欢迎有兴趣的单位主动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