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8日讯)近年来华小作业簿超量、课后补习班和电脑班强制收费等问题,盘旋在校园课题间,家长提出各国教育体制呼唤教育界找出路;教育工作者亦认为立法严管治标不治本,社会对教育观念需自省。
台籍妈妈洪菀璐表示,根据其过往在网上召集家长所提供的资料,发现全马逾70间学校,都面对类似问题,当中一至三年级的情况亦属非常普遍。
她说,当她的小孩入读本地华小时,就察觉校方无论在课程编排、作业簿和收费制度都令人感到明显的疑惑,而老师的回应一般都是含糊带过。家总也曾做了一份调查报告,内容完整记录学生及学校教育目前面对的矛盾,例如作业簿太多、杂费高及其它问题。
“我的小孩每个周五的体育课都不能穿运动服去学校,否则会被骂。实际上校方把学生唯一活动的时间变成道德课!”
不应局限静坐教育
她强调,小孩的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的静坐教育,反而需要适当的户外活动,其中包括同学间在校内的正常社交,特别是对于活动能力高的小学生来说,很是重要。
同时,她认为,本地学校每每遇到敏感课题都会选择性解决,然而校园教育出现问题不应该以个别案件去处理;反之理应去改变整个体系。
正如校方与其压榨学生的活动时间,不如考虑调整课程时间或拉长上学时限。
文学工作者兼全职妈妈许慧珊也称,10年前后外界对“鞭打”的看法有明显落差;如今许多家长或是老师都理解体罚并不是唯一解决学业问题的方法,甚至会引发一连串的后遗症。
“我的大儿子5岁时在学校被鞭打,可是十年前的氛围和现在大不同,我在网络上提出疑问却引来一片骂声,大家一听到投诉就认定有问题的一定是家长。”
“我不明白为何因为课业不好就要被鞭打?实际上校方须经过正常流程才可实施鞭打体罚。”
她坦言,很庆幸近这几年,无论老师还是家长的思维都改变了,这也证明无效的教育体制是可以被批判和修正。
这一场周二晚在隆雪华堂举行的“体制内外看教育,我们想改变什么?”论坛,论及书包过重问题从上代延续至今,近年来课后补习班以及电脑班强制收费同样引起回响,当中更有家长质疑无上限添购作业簿涉及利益关系。
重视孩子教育非关金钱利益
教育工作者郭史光宏认同家长重视子女教育的决心,惟否认主因出自于金钱利益,而是在于社会及教育界对于教育理念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
他指出,家长提及的电脑班和课外补习班问题悠关利益成因低,基本上法律就可以管制。最主要是教育者或是社会存有特定的概念,并认为运用在教育上能够为孩子带来好处。
“撇除利益关系,我相信绝大部分老师是真心对学生好的,正如过去仍然有一些人认为体罚有效改善学业;过去就有一位校长认为,没有作业簿的话,学生就会把时间用在平板电脑上,他们相信这个东西。”
仅20%需课后补习
他认为,主讲人提及的教育问题背景是复杂,而且无论是家长、政府还是社会大众都不能置身事外。同时亦道出教师在教改、校方的教育理念以及政府预设的教育体系,所面对的尴尬情况。
“老师和家长越对立的时候,就走向极端,因为他们选择关闭对话,站在自己的圈子和立场。”
除此之外,他表示,政府推行教育课程的同时,在软硬体设备及授课知识的传达上存在不足,资讯的流失进而导致老师无法有效发挥所长。
至于课外补习班他也建议,只是抽选学习进度较弱的学生参与,也许会面对部分家长的不满或是经费不足等问题,都需要不断检讨和协调。
许慧珊亦透过外国教学理念呼应,根据观察只有不到20%的孩子真正需要课后补习,而且重复课内的学生数量和授课模式对于事情根本无补于事,而原本学好的学生来说是浪费时间。
3位主讲人皆认为,除了家长、校方及政府需省思现在教育体制的毛病,社会人士同样扮演配合教育下一代的推手,透过各方合理批判及交流才能有效改善目前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