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7日讯)雪州境内的引燕业者认为,如果雪州政府坚决不让燕屋设立在商业区,甚至采取拆除燕屋行动,将促使燕子出现高死亡率;一般上燕子不会轻易离开老巢,需经一段时间后才会另寻地点筑巢,或会选在同一个社区的破屋、破庙或桥底等生活,更对环境造成破坏!
一名在巴生从事引燕行业10多年的业者约翰指出,燕子是受保护动物,拆掉原有的燕屋后,会导致燕子出现高死亡率。这是因为燕子已习惯出没在同一个社区,没有了燕屋,它们还是会寻觅附近的破屋、破庙、桥底或洞穴生活,短期内也一样生活在同一个环境里。
“燕子原有的地方没得住,它们就会乱住,随意大便等,更对环境不利。燕子主要以昆虫为食,燕屋一旦拆除,燕子数量大减,附近社区种植的蔬菜就会出现更多虫子。”
“以前,洞穴的燕窝与蛇类、蝙蝠等共存一个空间,山洞潮湿再混杂动物粪便,较容易让燕窝含有亚硝酸盐。反之,设立在商业区、稻田区等的燕屋,提供燕子相对优质和安全的繁殖环境,这不是更好吗?”
他说,燕窝是大马得天独厚的资产,理应被视为是大马的骄傲,如果是产自中国,早就已被列为特产;而且引燕行业能带动地区的经济成长和发展,因此州政府理应把引燕行业发扬光大,而非去打压他们,要设立在商业区的燕屋搬迁。
“如果州政府愿意保留原有设在商业区的引燕屋,只是不允许设立新的引燕屋,或者是规定业者,必须符合既定的卫生等条例,我们还可以接受。但要直接搬迁引燕屋,则是很难做到。我希望雪州政府能网开一面,鼓励并扩展引燕行业。”
雏燕恐死亡
此外,引燕业者何先生也表示,燕屋一旦被封锁,会使情况恶化,包括会造成雏燕死亡和鸟蛋坏死,有碍燕子繁衍后代;同时,找不到家的燕子会一直围绕在原有的燕屋附近,满天飞翔,引发卫生问题。
他说,燕子可飞行30至40公里远,甚至更远的距离,若有家归不得,燕子就会满天飞,一段时间后才会另寻地点筑巢。
“40多年来,在大马我们似乎未有听闻过燕子直接传染疾病给人类的案例,如果政府认为设在商业区的燕屋不卫生,双方可以谈论要如何解决。”
针对雪州引燕业者坚决不搬迁燕屋的情况,雪州行政议员欧阳捍华指出,通知信已经发送出去,目前州政府的立场没有改变,但可以再重新检讨。
雪燕窝产量剧跌大涨价
随著雪州引燕业者减少,促使州内燕窝产量大跌,从2014年起至今,至少减少50至60%的产量,连带燕窝价格也跟著上涨,其中,毛燕价格就暴涨了50至100%不等。
雪州目前共有5000间左右燕屋,其中有逾70%至80%的燕屋,设立在老店屋的商业区,其余的则设立在稻田区、工业区以及农业区等;相较起2013年,全雪州约有7000至8000间燕屋,如今数量已明显减少。
雪州设有引燕屋的地区都位于较偏远的地区,包括沙白安南、瓜雪、乌雪、巴生、万挠、瓜冷及加影等。其中,导致引燕业者减少的主因,不外乎是引燕失效、烟雾等气候因素导致生态受影响、昆虫减少繁殖导致燕子面对觅食问题等。
雪州燕窝商公会会长卢进才直言,雪州的引燕业者数量确实比以前减少许多,造成雪州的燕窝产量也跟著减少。从2014年起至今,燕窝产量至少减少50至60%,在这种情况下,希望雪州政府更应体恤引燕业者的困境,不要强硬逼迁燕屋。
据悉,州政府给予商业区燕屋的搬迁宽限期为3年,而下一轮面对搬迁的是稻田区的燕屋,他们受促要在5年宽限期内搬迁。
他说,雪州的引燕业者向来都有遵从全国的引燕指南,即使燕屋设立在店屋,也可以符合相关指南,而且业者也有向兽医局注册,他们每年亦会派人前来检验,但如今州政府却有另一套做法。不管怎样,搬迁燕屋对业者而言并不公平。
卢进才在接受《东方日报》记者访问时,如是表示。
“虽然,雪州部分业者也面对引燕成绩不理想,而把店铺改回原有的商业用途,再重新出租的情况,但成功引燕的例子还是有的。”
“搬迁燕屋绝非易事,位于雪州的一英亩农业地,动辄要耗资几十万或百万令吉,还要几十万令吉来兴建燕屋。而且,燕屋设立后需几年时间来吸引燕子,无法说搬迁就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