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4日讯)雪州境内的非法回收中心,形如野草般斩之不尽,许多回收业者选择在住家或非法垃圾场旁设回收中心,引发环境卫生、治安等问题;各地方政府也意识此问题的严重性,决定逐步加强执法,不再姑息非法回收中心。
其实,这类隐藏在住宅区或工厂区的非法回收中心,近数年来有日益猖獗的趋势,坊间非法回收中心越开越多,引发的问题也不曾间断过,虽然各县市议会设法协助业主合法化或转型,但仍有许多屡劝不听的业者,依然枉顾法律偷偷营业。
金銮州议员黄思汉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说,大型回收中心一般都持有合法准证,非法回收中心通常出现在新村或甘榜内的住家,抑或荒山野岭的非法垃圾场内。
干扰居民生活作息
他说,他们在进行回收工作后,便把无用废料丢在一旁,形成非法垃圾场,更引来老鼠和害虫等,造成环境污染,干扰居民的生活作息。
加影市议员林金瑛指出,上个月已在其领养的地区,取缔4间非法回收中心,所以目前该区虽然仍有非法回收中心,不过相比过去收敛不少。
她说,市议会并非打压回收业者,而是鼓励业者把生意转驻在邻近的工业区;不料一些业者却为节省租金,故偏向把住家充作置物厂。
“住家不适合作为回收中心,特别是常年累积的废物和回收物品,导致环境脏污不堪和蛇虫滋生,而且有时候还有臭味影响邻居作息,加上大量铜铁很可能会引来歹徒犯案,为当地治安带来威胁。”
她说,市议会已给予违规业者足够时间,以进行清理工作和搬迁到更适合的地点,但始终没有效,迫使执法组采取行动。
她提醒民众,除了违规业者面临刑罚,有关地主把地方租借给他人作为非法回收,可能因此被土地局没收土地。
巴生市议员邱宜达指出,巴生一带的确有多宗类似案件,故市议会也协助业者进行“漂白”计划,或是迁移到合法地区继续营业。
漂白计划6月截止
“除非占用政府地需即时取缔,否则一般上我们(执法单位)都会先给予告诫,接下来才会由各单位采取取缔行动,除了地方政府,其中还涉及警方、卫生部和土地局等。”
他说,巴生地区的漂白计划将于今年6月30日截止,届时有关当局便会采取严厉行动,对付触法业者或地主。
除此之外,他表示,占用空地或是把住家当作营业中心,极可能触犯《雪州2007年工贸附属法令》所阐明的商业执照事宜、《1974年道路、沟渠及建筑法令》和《错误使用建筑物结构法令》等。
他强调,一些法令针对重犯者罚款最高可达25万令吉,同时间还可能面临其它单位的对付。
执照申请繁琐 业者宁违规营业
士拉央市议员游佳豪指出,回收中心营业执照的申请手续频繁,也不易通过,许多业者因此铤而走险违规营业。
“首先就得通过警察局和消拯局的批核,前者为鉴定回收物的合法性;而后者则是因为存有大量易燃物的缘故。”
吁民众投报
他坦称,有些时候,很可能因为执法单位稍显松动让违规业者有机可乘,但若获得民众投报则事半功倍。
不过,他也强调,有关当局并不会过于强制性对付非法回收业者,反倒是会先给予口头或公函警告,接下来才会开出罚单。
倘若对方事后仍屡劝不听,才会交由执法组充公物品以及封锁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