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伦敦10日讯)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受到农历春节民众扩大支出影响,一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0.8%,为五个月来最大增幅,但一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年减2.3%,已连续28个月下跌,显示中国通缩压力仍大。
中国1月28日至2月4日长达八天的春节假期,掩盖了该国面临的通缩挑战。
瓦尔玛(Sonal Varma)和杜思英等野村证券分析师估计,中国一月CPI已被扭曲0.4个百分点,因消费者在春节假期间增加购买,导致一些商品价格上扬。
今年中国通缩压力可能持续,除非北京当局重振疲弱的国内需求;随著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北京当局刺激成长的压力上升。
摆脱通缩 恐要数季时间
经济学人智库(EIU)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尽管中国CPI预期将逐步上升,PPI在短期内不可能回到成长,因工业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未解,若以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计算,中国可能需要几季时间才能脱离通缩。
澳纽银行分析师估计,尽管中国民众在春节期间蜂涌去看电影,花钱购物、聚餐和国内旅游,但人均支出仅较去年同期增加1.2%。中国一月CPI月增0.7%,低于市场预估的0.8%,与去年十二月持平。
CPI连续13年未达官方目标
中国2024年CPI年增0.2%,与2023年相同,远低于官方设定的3%目标,代表中国CPI已连续13年未达官方目标。
中国持续的通缩压力与主要经济体呈明显对比,对北京当局而言,最大的隐忧在于,通缩压力如果持续下去,将造成家庭更长的时间抑制支出,进而伤害企业收入,导致企业缩减投资,最后进一步减薪和裁员,形成恶性循环。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