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投资者担心中国经济波动之际,香港富商李嘉诚却并无太多惊慌失措的理由:他一直在不动声色地加速行动,降低对这个全球第2大经济体的依赖。

李嘉诚凭借敏锐的商业头脑而成为亚洲富豪,并因此被香港人称为“超人”,他自2011年以来,就不断削减在中国的房地产投资组合。他还出售了部份港口和香港的零售资产。香港是中国的国际贸易和融资通道。

这位87岁的大亨让麾下两个主要企业集团和记黄埔(Hutchison Whampoa.)和长江实业(Cheung Kong Holdings)将重心转向欧洲。

过去18个月,他投资了200多亿美元进行各种交易,包括收购英国第2大移动运营商、一家荷兰连锁药店和一家英国列车车厢制造商,以及将他旗下意大利电讯公司和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合并等。

这些交易的规模,超过李嘉诚过去10年在欧洲进行的所有收购交易之和。

甚至在李嘉诚大举收购欧洲资产之前,2012年欧洲就超过了大中华(虽然幅度较小),成为和记黄埔营业利润中贡献最大的地区。去年,欧洲占和记黄埔总营业利润的比例达到42%,大中华地区则降至30%。

3位知情人士向《华尔街日报》透露,李嘉诚抛售中国资产的部份原因是,他认为他可以在欧洲获得比中国更多的利润。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欧洲一直被视为经济增长缓慢的集合体,而到目前为止,中国还因为其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吸引众多投资者。

李嘉诚这一观点可能表明,投资者从中国经济繁荣期,轻松获得高回报的时代可能已经结束了。

公司管理人士曾表示,欧洲投资机会的大小和规模都要超过香港,目前在香港可供李嘉诚投资的机会已所剩无几。

现在,随著围绕中国经济放缓、股价下跌以及人民币突然贬值的担忧拖累全球市场下挫,李嘉诚的举动看起来非常有先见之明,更加巩固了他在投资者心目中先知的地位。

欧洲回报稳定

不过,公司内部人士以及研究李嘉诚的学者称,欧元的疲软,使得能够提供稳定回报的欧洲资产比中国更加便宜,这也是李嘉诚此举背后的一个动机。

香港中文大学会计学教授吴毓武(Woody Wu)说,李嘉诚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出售的时机。只要价格合适他就会出售,在财务方面他是个天才。

《福布斯》(Forbes)估计,截至9月5日,李嘉诚身家为248亿美元。

李氏商业帝国被粗略划分为几大板块:房地产、电讯、港口、基础设施、零售和能源行业。

今年早些时候,李嘉诚将两家旗舰公司整合为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CK Hutchison Holdings,简称长和),并剥离房地产业务成立一家独立的公司——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Cheung Kong Property Holdings)。这些公司的市值合计大约770亿美元。

李嘉诚与长和对此均不予置评。

这两家公司的股价表现均跑赢了香港基准恒生指数,恒指自6月12日以来已累计下跌近24%。

长和股价同期下跌10%,长实地产下跌21%,表明李嘉诚也并非全然不受中国经济放缓的影响。

两位与李嘉诚有过密切合作的人士表示,李嘉诚的大部份房地产投资组合都在中国,没什么能像一份开发协议那样使他激动不已。

据曾经拜访过他的人士表示,李嘉诚的办公室位于香港商务中心区一座大厦的70层,在用比力坚果招待客户时,他曾指著这座城市的天际线自豪地说,香港1/8的建筑是他一手建造的。

丧失建筑技术优势

在中国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开放中国经济之后,与邓小平私交甚笃的李嘉诚是首批打入中国市场的海外地产商之一。

李嘉诚与后来的领导人江泽民和胡锦涛,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但中国观察人士认为,他与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关系不那么亲密。

2008年,李嘉诚以49亿人民币(合7.69亿美元)的价格,将位于上海繁华的金融中心区核心地带的一座40层的大厦,卖给一位私人投资者,此举令观察人士大吃一惊。

据当时的知情人士透露,3年后市场下跌时,这座大厦再次出售时的价格就比李嘉诚卖出时的价格低了5亿人民币。

至少自2012年以来,李嘉诚就没有在中国进行过大规模的土地收购,并且出售了商场和住宅开发项目。

里昂证券(CLSA)综合企业分析师许森辉(译音)表示,这表明李嘉诚的企业并不看好市场未来的走向。

一位接近李嘉诚的人士称,随著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alian Wanda Group)主席,王健林等中国地产巨头崛起,市场竞争加剧,李嘉诚丧失了他在20世纪90年代所享有的建筑技术优势。王健林已经取代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

公司内部人士和学者提出的李嘉诚退出中国市场的潜在动机包括:他与中国领导层的关系可能淡化,以及李嘉诚准备将业务控制权转交给他的长子李泽钜。

影响力减弱

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李嘉诚职业生涯的财务学教授范博宏(JosephFan)表示,李嘉诚离开中国市场的更重要原因,是他在那里的影响力减弱。

李嘉诚于20世纪50年代在香港以生产塑胶花起家。他已经将业务注册地由香港迁往开曼群岛。

去年,他将香港零售连锁企业1/4的股权,出售给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

最近,卡塔尔的主权财富基金)收购了李嘉诚在香港16.5%的电力资产。

接近李嘉诚的人士称,他仍然在打造其商业帝国。一位熟悉李嘉诚的人士称,他仍然有著进行大规模交易的精力和强烈兴趣,并未对此感到厌倦。

热门新闻

阅读全文
示意图

医生爱吃3种食物 15年连遭4种癌症缠身

阅读全文

学校3楼坠下 男学生伤势恶化离世

阅读全文
图取自《泰国世界日报》

沉迷电子游戏不睡觉 19岁男吐血丧命

阅读全文

旅巴云顶下山路段翻覆 伤亡情况不明

阅读全文

【LIVE】反安华集会 (摄影:徐慧美)

阅读全文

旅巴云顶下山翻覆

阅读全文

上半年新盘认购率下滑 房市料放缓至明年下半年

财经

(吉隆坡11日讯)大马房地产发展商会(REHDA)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国内新推出产业的认购率从去年同期的49%,跌至...

阅读全文

国行维持利率不变 经济成长仍预测4.5-5.5%

财经

(吉隆坡11日讯)如市场预期般,国家银行在召开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在今天傍晚宣布按兵不动,维持隔夜政策利率(OPR...

阅读全文

与亚航X联号签约 亚航出租5空巴

财经

(吉隆坡11日讯)亚洲航空(AIRASIA,5099,主板贸服股)宣布,旗下独资子公司--Asia Aviation C...

阅读全文

全利清空丽鸿 股权争夺战落幕

财经

(吉隆坡11日讯)丽鸿(LAYHONG,9385,主板消费股)历时超过一年的股权争夺战,最终在全利资源(QL,7084,...

阅读全文

续受惠RAPID 科恩马新订单前景看好

财经

(吉隆坡11日讯)随著科恩马集团(KNM,7164,主板工业股)宣布获得一项总值1.83亿令吉的边佳兰项目合约,分析员一...

阅读全文

西港滚轮货船业转型集装箱

财经

(吉隆坡11日讯)由于仅依赖大马半岛和婆罗洲之间的汽车运输,西港控股(WPRTS,5246,主板贸服股)滚装式货物处理(...

阅读全文

昱昇董事局大洗牌

财经

(吉隆坡11日讯)在原有董事于股东特大前夕自动辞职之后,昱昇科技(WINTONI,0141,创业板)周五仍继续对股东特大...

阅读全文

美德1500万售霹雳租赁地

财经

(吉隆坡11日讯)美德集团(MEDAINC,5040,主板产业股)宣布,其子公司Nandex Land私人有限公司,与一...

阅读全文

吉打建筑6500万售地

财经

(吉隆坡11日讯)吉打建筑(BDB,6173,主板建筑股)宣布,旗下独资子公司--BDB土地私人有限公司,与Edra S...

阅读全文

马来西亚城 4潜在得标者突围

财经

(吉隆坡11日讯)一马发展有限公司(1MDB)旗下马来西亚城(Bandar Malaysia)项目的招标活动顾问——威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