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弘法教禅的工作,自己从来都没有什么计划,或整体的规划,多数是走了一步,看一步;因缘走到那里,就是那里。
这是个性使然。所以包括出版的书,也没什么计划,那一本的因缘具足了,就出版了。没有整体的规划,也没有想到什么时候会出版某一本特别的书,而书的内容也不会前后连贯。如果是要筹备类似“全集”的话,真是无从编辑,若出版“选集”,更无从选起。
这种随机性的出版,量可能会多,但质是否高,就没标准了,自己简单的想法,就是先出书,把资料留下来,需要的时候,书就在那边。至于书的内容,是否都很有参考价值,那就见智见仁了。
出版自己的书是如此,帮别人出书,也是如此。所以弄一个出版小组出书,也是这种随机性的。那些书要出版,也没计划或规划,什么时候那本书的出版因缘具足了,就出版了;资料先留下,有没有价值,就让书本身去确立。
所以也常常自我安慰,或回答他人问题时,说自己的每一本书,都是最好的,因为自己也不能选出最好的一本。而且每一本书都有其因缘,都有其出版的意义,也都是自己写、或讲课的事录。
出版了留底了,只要对某些人发挥了作用,或相应者被引入佛门,或对佛法有好感,书的功能就达到了。有些东西的价值,不能以有形的物质现象,或金钱的角度来衡量。无形的、精神的,乃至心灵的价值,会通过有形的物质显示,但其较深的价值,不一定直接从事相的显示看得出来。所以做好了,就让其自然“发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