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静七和一次大专生活营更换地点,都有不得已的因素。但在适当的时间,作出了适当的决定,终于使活动正常运作,而且都有效果,并得以延续。
不过大专生活营不得已的原因与寺院活动有关,而静七的更换却与政治有关。
第一次的更换,明显的即政治行动导致的,第二次看似不是政治因缘,但因牵涉到准证,与政府官员有关,也算是政治的一环,尤其准证问题,也有政治人物牵涉在内,也算是间接的因素。
在更换地点的过程中,当然有一些烦恼与困扰。但当现实出现了类此的问题,想到的是如何处理及解决,也不能太多的抱怨或生气,否则徒增烦恼,又与事情的处理加不了分,何苦呢?
尤其此次普照寺的问题,已经历了25年的风风雨雨,也就不再因此问题而烦恼了。经历那些风雨时,全体有关人士,基本上都是能安忍的,虽知道一些外在的因素是政治的,也不是会用政治的手法去应对,而是以佛法的正见为引导,甚至初期还曾遭遇一些不法的作法,也依然秉持佛陀的教诲,不作对抗和负面的回应。
也没有人认为这显示出我们的“懦弱”,但刚强或强硬是否就能解决问题呢?如果两边的机率是相等的,示弱可能比示强要好。示弱表示我们愿意让步,使对方有空间缓和。在适当的空间缓和了,也许就是一个转身(转机)的因缘,当对方愿意转身时,我们的转机就出现了。
如果硬对硬,没有缓和、缓冲的空间,必有一方受重伤而另一方也同样受伤。这两败俱伤的结局,后续的负面作用继续发酵的话,那就没完没了的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用佛陀教导的安忍,来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