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部宝莱坞的电影《PK》,由一位我非常喜欢的演员——阿米尔·汗主演。内容主要是说外星人流落在地球上,需要寻找方法回到家乡。里面有个场景——主角要证明,神是可以人为制造出来的,他拿起一块石头立起来,往石头上抹上一层红色,再把零钱纸钱放在在石头前。不久竟然开始陆续有人投钱膜拜。
几个月前,我想起了电影的这一幕,心想:或许可以来个有趣的“造神”,借此来观察学生们的态度如何。我的方法很简单,那几张白纸,用马克笔在纸写上“数学神”、“科学神”、“历史神”……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每一批学生进来班上,一眼就发现了这个变化,墙上多了几张白纸,白纸写上各种“神”。当然,学生开口就问:“老师,这些是什么?”我笑一笑说:“就神咯。”接著他们会问:“是真的吗?有用吗?”我笑了笑说:“不知道,看你自己相不相信咯。”
在上课期间,当我给同学做练习时,有些同学会不知觉朝向这些墙上的“神”双手合十拜拜,并说出愿望,如:“科学神,请保佑我对完啊!”、“理解神,我要至少对一半啊!”……从开始的祈祷,到后面的自行帮“神”宣扬“神迹”。
同学们之间开始流传“神”的厉害,他们开始说:“你一定要先拜才能对!”、“刚才没有拜到神,错很多!”、“学校考试前,要去拜一下。”……这些啼笑皆非的话,既有趣又惊讶。
惊讶在于,学生很容易接受某种神明的存在。我相信,这多亏以科目来分类神,很接地气,很快被学生接受。从这件事来看,侧面看出,在传统华人家庭里,对神要有敬畏之心,“有神快拜”的行为影响了孩子们。
当然这种行为,只要不要过度——凡事拜了神就能解决。我不希望小孩们认为,双手合十拜一拜,就等同一种付出,愿望的实现则交给神来处理,自己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基于这点,我有强烈的感受。部分家庭孩子非常渴望得到好成绩,因而求助于神来完成愿望。不夸张的说,有几个小孩会趴在地上膜拜墙壁上的神。当时,我的“国语神”还没有上架,就有学生来问国语神在哪里,他们很想要拜以下。而最吃香的历史神,毕竟历史很多东西要背,增加他们内心的迫切感。
我并没有把所有科目的神贴在墙上。这场闹剧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我在几个月后,把这些神拆下来了。在场的同学们都露出惊讶的表情,狂问:为什么?
我悠悠地反问:“你们觉得这些神比较厉害,还是你们比较厉害?”同学们异口同声说:“当然是神啦!”我回答道:“如果拿你的国语和历史神比一比,谁比较厉害?”全场哑口无言。我接著说:“肯定是你比较厉害!你们想一想,这些神呢,只是厉害一个科目而已,你们呢,在学校学了全部科目哦,所以你们比这些神厉害。成绩最后还是靠你们自己才行。”
有些同学听了,轻轻点点头;有些同学发出了一声:“哦……”;有些则呆呆地看著我。年纪较大的学生能明白我的意思;年纪较小的学生大多只是一副惊讶的表情。
我希望通难过这件小事,能给学生们有所启发,心有想完成的事,自己不努力是无法完成的。拜什么神都可以,但神怎么会帮助不努力的人呢?
当然,我相信人是善忘的,但小孩的记忆力好。希望这件小事如同一颗小种子种在他们的记忆里。哪怕有些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忘了这件小事,或许有一两个学生能记得呢?